虎皮斑纹的琴身、黑色的指板,加上四根粗细不同的羊肠弦,构成了我那“凤灵”小提琴。
她的音色是如此之美,让我每天不能不练上一曲,随着美妙的音乐响起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也化解了我学习的疲劳。一会儿我用欢快的《新春乐》奏出人们心中的喜乐;一会儿优美的《瑶族舞曲》又把我带入瑶家儿女载歌载舞欢庆的现场;一曲《春天的故事》,更让人们听到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声音,仿佛邓小平爷爷来到了我们面前……
可是大家知道吗?这一首首熟悉曲子的背后,妈妈为我付出了多少辛劳和汗水,我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眼泪。
每个星期六的清晨,是妈妈最忙碌的时候,也是我“痛苦”的开始。天刚亮,我就被妈妈从暖暖的被子里拉起,七点前赶到老师家学习一小时,回家后再自己练习。当我看到其他小伙伴自由潇洒玩耍时,我伤心流泪。练习曲是那么枯燥无味,好多次我都打起了退堂鼓,是妈妈的耐心、音乐老师的帮助鼓励,让我坚持、让我进步。当我克服一次次困难,优美的旋律从指尖滑出我是多么自豪,妈妈说在我的琴声中干家务是她最大的享受。 为了学习小提琴,我付出了太多的玩耍时间。春天,没有时间听小鸟歌唱,抓紧练琴;夏天,很难投入绿水的怀抱,认真练琴;秋天,失去了好多登山望远的机会,自觉练琴;冬天,放弃享受打雪仗的乐趣,刻苦练琴。
寒暑变迁,我和我的小提琴配合越来越默契,我的付出终有了回报,我不仅结识了一些朋友,还学会了很多学校、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在“路桥区首届中小学生合唱节暨第九届文艺汇演”上,我所在的乐队演奏的《瑶族舞曲》获得了特等奖的好成绩。
小提琴,伴我成长;我和我的小提琴还会演奏出更多更美的乐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