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用品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页  
  收藏本站 | 联系商城 | 网站首页
   
   
ddd 公司概况 商城播放 市场主业 商城党建  
  最新播报  
  视频播报  
 
 
 

 

 

 

 

 

 

 

 

    商城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商城播报
   
 
走进中国塑料交易会

发布时间: 2007-07-19 来源:会展中心总经理 韩克华 打印】【关闭
       
 

        2006年9月22日-24日,为期3天的第六届中国塑料交易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本届“塑交会”达到并超过了预期目标,办出了历史最好水平。从对本届展会综合情况评估分析,中国塑交会将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快速成长期,本届展会将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性的一届。

一、“塑交会”概况
  2006年9月22-24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路桥区人民政府、台州市经济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塑料交易会在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塑交会”展示了塑料原料、辅料及助剂、塑料制品与塑料件、塑料机械与设备、塑料模具与机床四大类的产品,展览面积达2.86万平方米。其中参展特装面积达1万平方米,占整个展览面积的35%。参展企业388家,展位1090个,分别比上一届增长39%和52.9%。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及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和印度、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黎巴嫩等30余个国家的专业观众达3万余人次。

  展会同期召开了“塑料制品工业设计专题讲座”;邀请了部分国内知名的塑料行业专家,举行现场咨询答疑。9月23日,承办方以塑交会组委会名义发起,召集中国塑协、美国塑协、印度塑料出口促进委员会及印度塑协领导,举行“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建立同业战略联盟”论坛。9月24日上午,以中、美、印三方为发起成员,成立民间组织“全球塑胶组织联盟”(GUPA)并举行第一次会议。中方以“中国塑料交易会组委会”名义参加该联盟。

  本届展会筹备工作把宣传与招商、观众组织更为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并把观众组织作为提升展会质量的根本来抓。在业内杂志、期刊、网站等专业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以及户外广告等形式多样的媒介上展开了强大的宣传攻势,同时专门组织人员参加业内各种展会、走访国内各大专业市场、寄发邀请函、派发宣传资料、组织参展企业协助邀请客户等方式进行观众组织。
突出重点区域的宣传。在义乌国内外客商密集地进行大规模集中的“点对点”宣传,专门组织了一个观众组织工作小组,在义乌客商,尤其是外商的集中居住地、办公区进行了逐一走访和宣传推广。同时在义乌的星级酒店投放广告和邀请函。温州、宁波两地同台州相邻,在上述两市专门投放广告,以吸引两地专业采购商作为展会的基础观众。此外,还通过在中国日用品商城的迪拜分公司设立“塑交会”的联络处,通过外经贸部门组织外商和外贸公司组织专业采购商等。

  强化展会现场组织。加强展会期间的管理和服务,从布展、开展到撤展,力求制度化、规范化运作,尤其强化展会安全管理。本届展会突出对专业观众的登记、统计,突出对参展商、采购商的调查分析。

  强化展会收支核算。在整个筹备过程中,严控支出,挖掘盈利点,力求展会良好的经济效益。

  注重操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整个展会从策划到招展、招商、展会组织实施,都制定细化方案。在具体操作上讲究程序化、制度化,整个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展位招商公开、公平。在办好展会的同时,培养专业化、规范化的运作团队。

二、第六届展会的特色和亮点

(一)展会规模扩大,首次增设室外大型塑机机床展区。

  突破室内地面承重和规模的限制,今年增设室外大型塑机机床展区,组委会积极同塑机制造商联系,引进大型、新型机型,扩大展会规模。本届塑机参展企业102家,共计430个展位,分别比上届增32.5%和85.3%。模具、机床展区规模急剧扩张,按“独立展”概念操作机床模具十分成功,参展企业达95家,计201个展位,分别比上届增86.3%和84.4%。

(二)塑料制品展出面积创历届之最,差异性优势开始显现。

  制品是整个塑料产业链的核心和终端,它牵动着整条产业链。台州是塑料日用品的源头产地,突出制品展示作为“塑交会”较国内其他同类展会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本届“塑交会”制品参展企业116家,共计展位235个,分别比上届增加48.7%和43.9%,展示面积近8000平方米,是国内同类展会中塑料日用品展示面积最大、展示品种最多的。

(三)国际化推进力度强大,国际采购商组织取得成效。

  国际采购商组织上我们除了专门赴义乌进行“点对点”宣传外,还与美国塑料工业协会、英国塑料联合会、泰国塑料行业协会、印度塑料行业协会、越南塑料行业协会、埃及出口商协会、日本塑料行业协会等各业内单位联络洽谈,成效显著:(1)全球塑料行业第二大专业展览NPE的组织者美国塑料工业协会SPI总裁William R. Carteaux出席展会,并在“塑交会”上宣传推广NPE(2)印度媒体《印度现代塑料》《国际塑料之星》《注塑世界》杂志,其出版者Ginu P. Joseph 组织50余名印度客商参观“塑交会”(3)巴基斯坦媒体Pakistan Plastics Buyers Guide的编辑A. Rahim Siddiqi主动帮我们把邀请函等资料派发给他们的客户,并邀请代表团参观“塑交会”。

  另外通过今年的努力,取得联系的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泰国、埃及、越南、英国、韩国、日本等国的60余个国际塑料行业协会。

(四)展会日趋成熟,品牌效应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从不为人知的地方性小展会到业内瞩目的全国性专业展,从以台州本地参展商为主到参展商具有行业代表性、地区代表性,从汇聚浙东南观众到吸引国内外采购商蜂拥而至,“塑交会”用了六年时间逐步创出品牌。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国家商务部连续确定 “塑交会”为塑料行业惟一重点支持展会,成为我省为数不多的入选展会。越来越多的行业内人士将目光聚焦中国塑交会,沈阳、抚顺、辽阳、盘锦、上海金山、广东佛山等地政府组团参会,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国外塑料行业协会和上海、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山东、广东、新疆等国内塑料行业协会对展会高度关注,带团参会。

三、历届展会统计分析

  中国“塑交会”已连续举办六届,为更好地评判目前“塑交会”的发展状况,有必要对历届塑交会进行纵向比较。同时,为了掌握参展商和采购商对塑交会的看法,本届展会期间,专门组织人员进行了参展商和采购商的抽样调查,从中可以发现优势和不足。

(一)总体规模以年均15%速度扩张
  
  展会规模可以从总展位数(或展示面积)来表示,如图所示。

1—6届塑交会总展位数统计表(表一)

 

  1、从首届到第六届,展位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03年的第三届“塑交会”增长幅度较大,达到755个,主要因素是经过前两届宣传,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同时,新展馆落成使用,硬件的改善推动了展会规模的扩大。

  2、2004年度的第四届较第三届缩小,总展位数下降8.8%。主要原因:2003年上半年受“非典”影响,组展方无法预计“非典”结束时间,因此前期的广告、宣传没有大规模开展,加上人员外出不便,导致第三届展会采购商组织不理想,影响参展企业效果,直接导致第四届展会规模缩水。

  3、通过2004、2005两年的努力,2006年第六届塑交会突破了发展瓶颈,总展位数达到1090个,同上届相比增长52.9%。

(二)参展企业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参展(或者说企业参展规模越来越大)

  从参展企业数和展位数统计上(如表二所示)可以看出:前三届平均每届参展企业324个,平均每届展位数622个;后两届平均每届参展企业274个,平均每届展位数700个。参展企业数减少,展位数增加,单个参展企业展位数增加,意味着参展企业的规模在扩大,大企业参展增加。本届展会参展企业数和展位数均大幅度增长,且展位数增长幅度(52.9%)超过参展企业数增长幅度(39%),应该说,本届展会预示着塑交会已进入良性快速发展期。

1-6届平均单个企业参展展位数比较表(表二)


 项目             届别 盛顿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             第六届
总展位数                                               544                 568              755                 688                713                 1090
总企业数                                               333                 301              340                 268                279                  388
平均单个企业展位数                           1.63                1.89             2.22                2.57               2.56                 2.81


(三)参展企业更具区域代表性(如表三、表四所示)
   
1~6届塑交会总参展企业区域分布统计表(表三)
     
  注:其中总企业数中,首届含12家媒体、第二届含12家媒体、第三届含14家媒体、
第四届含20家媒体、第五届含33家媒体、第六届含34家媒体。

  从首届市内参展企业226家到第五届下降到104家,市外参展企业从首届的107家上升到第五届的175家,而第六届市内和市外参展企业分别达到161家和227家,表示着塑交会全省性和全国性程度的提高。

表三

1—6届塑交会参展企业区域分布统计表(表四)

塑交会            总企业数        台州市内          浙江省(除台州市内)          浙江省外             国外及港台地区
首 届             333                    226                  45                                                60                              2
第二届             301                    148                  53                                                96                              4
第三届             340                    141                  68                                              118                            13
第四届             268                    110                  70                                                80                              8
第五届             279                    104                  75                                                91                              9
第六届             388                    161                  96                                              113                            18


(四)参展企业满意度调查

  本届展会共发放企业问卷调查280份,回收179份,其中有效问卷167份,收回的问卷中以塑料制品参展商的为主。

  参展整体满意度、现场服务质量、宣传力度,对这三项重要指标的评价分为好、中、差三等(以参展商以往的参展体验为参照)。问卷显示,对上述三项评估对象,选择“中”的比例分别为72%、57%、68%,其余,“好”的比重集中在20%附近,略高于“差”,也就是说70%以上的参展商对展会基本认可。在展会信息来源方面,80%的参展商是由主办方通知、邀请而来,14%的参展商是通过同行了解此展会的信息,剩余不到6%的通过广告、互联网等媒体获取信息。同时,超过3/4的塑机、原料、模具机床参展商对展会组织的专业观众数量和质量表示满意,超过2/3的制品参展商认为展会吸引到的专业参观者、客户过少。

  在对展会功能的心理预期方面,107位参展商选择了“开拓市场”,72位选择“展示企业形象”,对“市场调研”、“销售”、“收集信息”、“招商”、“寻求代理”等功能的选择都较低而分散。

  对服务质量的反馈主要有以下特点:1、参展商意见反差大,这说明工作人员尤其是保安人员的服务质量存在差异,一方面由于其本身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也是由聘用制度的差别造成的。2、细节服务欠缺人性化关怀,譬如卫生设施的打扫与维护、停车、就餐环境差及价格过高、偏僻地理位置的展位的卫生与环境不理想、办公设施陈旧老化。

  此次调研中,我们还总结出在参展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1)对展会认知不足,在选择参展预期时多局限于传统的交易会功能,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以往展会的提升效应不足,以及企业经营手段的匮乏;(2)只有14%的参展商是从同行介绍获取展会信息,表明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资源共享不足;(3)相当多企业希望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地区,但对自身产品缺乏清晰的定位,并且强烈感觉到他们将开拓国外市场的希望寄托于政府的此类行为。

(五)关于对采购商的调查

  本届展会共发放采购商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402份。从问卷统计分析得出:

  1、得知展会消息渠道:34%的人通过业内人士推荐,23.6%通过网络,20.9%通过户外广告,19.4%通过电视,3.5%通过其他展会。

  2、71.4%的采购商表示基本达到预期目的,8.2%的人认为完全达到预期目的,12.4%的人认为没有达到目的。对于未达到目的原因,32.1%的人认为是展品品种少,2.7%的人认为是展品质量低,7.7%的人认为是展品缺乏创新。

  3、采购商对制品、原料、机械、模具的关注度分别为52.7%、41.8%、60.4%和43.8%。说明"塑交会"制品、原料、机械、模具机床"四位一体"的产业展模式关联度还是比较高,对专业观众人气互通十分有利。

  4、46.1%的采购商认为本届展会成功,53.0%的采购商认为本届展会基本成功,0.9%的采购商认为展会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