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公司创建节约型企业小记
自05年国家首度提出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宏伟构想之后,资源节约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商城公司以企业这一小音符呼应着国家的“主旋律”,并将创建“节约型企业”提上议事日程。
小小控制阀 一年节水过千吨
市场公司后勤部的管瑞鸣掌管着市场内的大小水龙头。老管平日里工作十分细心,每次巡查必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看水龙头有没有关紧,听听厕所里的水是不是一直在冲。去年,他发现许多人如厕时,冲完水便忘了关阀门,冲厕的水常常哗哗地白流了,造成极大的浪费。
在老管的建议下,商城公司对11间公厕的储水箱再加装了一个控制阀,并由专人进行管理,做到了水冲完即关。这样一来,小小的控制阀一天能使冲厕用水节省近30吨。老管给我们算了一笔帐:一天30吨,一年算下来就可节水上千吨,每吨商业用水按4.26元计算,仅冲厕用水就能为公司节省4000元开支。
在管瑞鸣的建议下,公司还将直径6毫米的水龙头换成直径4毫米的,如此一来,不仅不影响用水,还可节出个“金娃娃”。
登记用餐力求减少浪费
最近,在商城职工食堂多了一本用餐登记册,要求晚上用餐的同志,中午预先在用餐登记册上进行登记,如遇中餐集体性外出用膳的,也要提前一天通知食堂。
食堂工作人员戴文江说,每天中餐,食堂都准备了110人左右的用餐量,但由于有些人在外用餐,没有及时通知食堂,有时只来了70来人,常常30多人的饭菜就被白白浪费了,十分可惜。食堂要求用餐人员登记,主要是方便食堂定量准备饭菜。可是,自6月5日用餐登记实施以来,签名登记的寥寥无几。老戴希望,大家自觉地将这项制度实施起来,切实地减少浪费。
为了减少浪费,食堂针对实际情况,想尽了办法。比如在中餐时,先烧六七十人的菜,然后根据前来用餐人员的多少,随时添加蔬菜。这样一来,厨师的工作量加大了,但是浪费相对会减少一些;晚餐时,由于用餐人员较少,食堂供应面条,来一个烧一碗,也大大减少了浪费。
及时关灯一日节电300度
四区塑料制品市场的多数经营户习惯只在集市日上午营业。以前每逢集市,市场里的灯、电扇一开就是一天。自从公司倡导创建“节约型企业”以后,市场管理人员积极查找浪费点,根据市场经营实际,在中午十二点左右及时关灯、关电扇。
电工卢夏林告诉记者,四区塑料制品市场及时关灯,一日可节电300度,每月18个集市日,可节电5400度,一年就是64800度。按0.96元/度计算,这样一个小小的举措一年就可节省电费6万余元。
为了节约用电,商城公司还在各经营区单独安装电表,并将每月各经营区的用电量作为循环红旗的考核目标之一。并要求商城员工在下班之前过“三关”,关灯、关空调、关电脑。公司通过这些细微的省电规定及评比制度,使所有员工增强节约意识。
科学用空调 每小时省电500度
自从商城三区、二区安装了中央空调之后,公司及时地制定了科学使用空调的方案:早上晚一小时开空调,下午早一小时关空调。因为早上市场6点开门,气温还不高,空调可以晚开一小时;下午在关门前一小时关空调,只开风机,可以充分利用余留的冷气。此举既不会影响市场的经营环境,每天还可以节省用电1000度。
为了节能降耗,商城公司还及时为三区、二区的大门装上了塑料帘和风幕机以降低空气对流,提高空调使用效率。
一张纸两面用办公用纸少一半
记者和汤慧芝共事几年,发现了她用纸的一个小习惯:一张纸两面都用过了才算是废纸。每期《商报》出版前,总少不了打印五六次清样,一次清样就需8张A3纸,汤慧芝的这一小习惯,使每期出清样节省了20多张A3纸。
虽然20张A3纸省不出多少钱,但是这种节约的工作习惯,无形地向身边的同事传播着节约精神。现在,商报的几名工作人员也都养成了一张纸两面用的节约好习惯。
开发OA办公系统节约资源真不少
近年来,商城公司努力借助信息化平台打造资源节约型企业。去年,商报信息中心成功开发了OA办公系统,并在全公司进行了推广使用。经过一年的运行,越来越多的员工喜欢上了这一办公系统。OA系统的成功运行,不仅大大节约了企业的办公费用,还给企业带来了高效管理。 记者在OA系统的通知栏中粗略数了一下,一个月内该公告栏就向全体员工公告了15个文件,一个文件用纸按5张计算,15个文件就需75张纸,如在以前,向全公司100多人公告文件内容,仅文件打印带来的油墨、纸张等办公费用就是一项不小的开支。
对公司行政办公室工作人员赵华来说,OA系统的这项功能更是大大提高了她的工作效率。以前要将文件一份份地送达,如今只要轻轻点一下鼠标,全体员工便可看到公告文件。
通过OA办公系统,员工们还可以在线沟通交流,以及传送文件,减少了打印浪费和电话费用。
开发OA办公系统的信息中心主任谢文剑说,OA系统的运行,不仅可以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减少办公费用,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企业管理更高效。企业的人才、时间等无形资源得到了节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