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用品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页  
  收藏本站 | 联系商城 | 网站首页
   
   
ddd 公司概况 商城播放 市场主业 商城党建  
  最新播报  
  视频播报  
 
 
 

 

 

 

 

 

 

 

 

    商城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商城播报
   
 
走进台州规模最大的零次布市场

发布时间: 2007-12-13 来源: 打印】【关闭
       
 

       走进商城零次布市场,五颜六色的碎布、布匹堆满了每家店铺,服装生产厂家在这里不停地搜寻着自己所需的用料,大大小小的货车进进出出,工人们不停地将碎布搬上卸下,整个市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商城零次布市场现有摊位190只,聚集了来自台州各地的经营者,市场成立十多年来,经营品种日趋丰富,主要经营各种针织、梭织布碎系列,各种大小擦机布、布条、开花料、绒布、里子料、布料、制衣配料等,是服装加工企业及拖布、鞋垫、袖套等小物件生产商寻找价廉物美布料的好去处。

小布头  大市场

本报记者 张天莺

  每逢集市前一天,在零次布市场门口总能看到整车整车碎布从全国各地运过来,集市当日再从这里销售到需求厂家或个人。据悉,市场里70%以上的零次布来自于宁波慈溪零次布市场。还有部分来自温州、广州、苏州等地。为了组织到适销对路的好货源,零次布市场的经营者大多不辞辛苦地常驻在外地市场进行收购。在宁波慈溪进货的经营者几乎每次都是凌晨4点赶到市场看样品,然后又骑自行车到卖家家中看实物,有时为了多走几家,常常自行车一骑就是六七个小时。在温州、广州、苏州等地进货的这批经营者,大多租房子住在当地收购零次布。常常一住就是个把月。凭借着市场里众多老经营户的丰富经验,组织到的货源都非常适合台州一带的用料企业或个人。越来越多的客商将商城零次布市场看成是淘宝的好地方。近年来,商城零次布市场也成为全国布碎的中转站。

  据悉,利用边角料、小布块生产成鞋垫、袖套、围裙等成品还销往全国各地,并且进超市。即使是最不起眼的擦机布,由于台州模具业发达,一家店面的年销量也多达70-80吨。市场里除了用于制作小物件的碎布外,还有成匹的大布料,主要来自大制衣厂家的处理品,这些布料粗看和正品布料没有多大区别。可以论斤卖也可论米卖,不过价格与正规布相差近一半。大大减轻了服装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也正因此,这些“大布”深受服装加工企业的喜爱。连杭州四季青市场的一些童装加工厂也都赶到商城市场进货。

  小小零次布带来的巨大市场,也带富了一批经营者。经营户方林生,卖零次布之前在老家黄岩宁溪山里靠种地养家,穷得连住房都没有。9年前,他来到路桥,本计划踩三轮车求生计,后来正好赶上商城零次布市场摊位招租,方林生揍了近2万元成本,做起了零次布生意,这一做就是9年,没想到小小零次布让他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举家在路桥安了家,3年前还买了栋40万元的房子。看到卖布碎赚头不错,他还带侄儿也开了一间零次布店。

  像方林生这样靠零次布发家致富的人在市场里还真不少,曾经的油漆工、修鞋匠、三轮夫、农民,如今都当起了年入10来万元的小老板。一家经营得稍好些的店铺,仅经营资本就高达40多万元,卖零次布成了一条致富路。

  随着零次布市场的发展,市场经营人员的年龄结构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大家亲戚带亲戚,长辈带小辈。在市场成立的头几年,以50来岁的经营者居多,可如今,年轻经营者占到了近1/3。有的还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单位投身到零次布经营行业中,给整个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记者发现,大多数商户将收购来的零次布按大小、用途不同进行分类、打包。经整理后的布碎价格可增加0.5—0.6元。有少数商户还对布碎进行深加工,直接为厂家定做针织布、全棉毛巾料等。产品附加值提高后再出售,以获得更高利润。零次布市场以零次布为基础,从粗加工发展到深加工,行业在向更深层次发展。

  零次布市场也吸引了一些商户做起了“大布”生意,经营户倪成飞就是看中了零次布市场的人气,2006年从路桥老市场搬迁到该市场做时装布,生意越做越红火。
如今,市场逐步引进了纽扣、烫钻、染色等服装辅料销售商及服装生产配套商,使市场服务功能更加齐全。

优质服务揽客源

本报记者 王婉玲

  走进“鸿宾布业”,记者眼前一亮:墙壁的上方系满了上千种精美的布样;左壁的架子里整齐的陈列着上百本样册;办公桌上堆满了货单和客户预定的布样;门口放着一大包一大包待发的货物,一看就知道这家布店的生意还不错。

  店主叫倪成飞,曾经在小商品市场做过12年布料生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鸿宾布业”在竞争激烈的零次布市场站稳了脚跟,这与店主十多年的布料销售经验及优质服务分不开。倪成飞经常为顾客出主意当参谋,比如如何选用物美价廉的服装面料制作出优质的服装,如何用不同的布料搭配出新颖的款式,她还常常为客商介绍目前流行的面料。倪成飞告诉记者,经常有客户来店里找一些比较特殊的面料,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她不辞辛劳去寻找。有一次,在中国轻纺城,为了找到几个客户委托的多色印花布料,她从早上六点一直找到晚上八点,几乎走遍了市场里的每个角落,最后终于在一家布店找到了,但销售商说现货不足,她二话不说又马不停蹄的赶到生产厂家提货。在办妥一切之后才记起自己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对此,她还打趣道:“幸好有个宝马级的身体。”倪成飞还在广州设了一个采购窗口,聘请了一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采购面料,以便更快捷的将新货发送到客户手里……凭借其优质服务,新客商不断增多,老客商也十分稳定。如今“鸿宾布业”已成为几个较有规模的服装加工厂的主要供应商。

  提起倪成飞,凡是熟悉她的人都伸出大拇指。在商城三区经营女装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我做了五六年的自产自销生意,原先是全国各地到处找布料,自从‘鸿宾布业’开张后,我一直在这里进货,节省不少的差旅费。平时要是选不准用哪种面料,我们都会找她当参谋。”
倪成飞更是一个热心人。来店里的客人要是遇上吃饭时间,她总是热情招呼。一天,客人陆陆续续来了五六批,中饭就做了五六次。大伙称赞说,这不是布行而是一个免费餐馆。现在市场讲安全不允许做饭,倪成飞还是不忘拿水果招待客商,嘴里总说生意不在情意在。

库存布俏销国内外

本报记者 汤慧芝

  “破布头”,在不少人的眼里本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当然也折腾不出什么大动静。在然而在商城零次布市场,“破布头”不仅受到台州及周边加工厂商的青睐,有的甚至远销到了国外。

  11月15日,商城零次布市场集市的日子。市场里人来人往,经营户的摊内摊外摆满了刚刚运到的各种布料。不少远地而来的加工厂商在挨家挨户看货。

  02-38号摊位也不例外,一捆捆灯芯绒层层堆放着,摊主郑道连忙着爬上爬下,从4条半到28条的各色规格灯芯绒的“围墙”里为客户挑选布料,妻子忙着称秤。“今年,牛仔料比较流行,灯芯绒行情差一点。”郑道连说,“往年俏销的时候,五吨的货物一天就可以销完。现在每十天进一次货,少则10多万元,多则20多万元。”
     
   郑道连告诉记者,在商城市场里做了十多年的零次布生意,了解到这里货基本上能满足台州一带大批服装加工厂的需求。特别是台州的童裤加工布料,基本上在这个市场搞定。而杭州四季青销售的童裤,50%的面料也是来自商城零次布市场。市场里各种配套服务也紧跟其后。如在他店里购买的布,可以享受印染一条龙的服务。在他看来,“破布头”的生意是可以做得很远。

  郑道连给记者举了例子,正品灯芯绒布每斤价格在19元左右,而库存料每斤只卖7元,今年特别俏销的库存牛仔人造棉只有9元多的价格,而正品料至少要19元。另外,这些库存料的质地一般都不差。就他自己的进货渠道而言,是从各地的服装企业和专业市场收来的。有些外贸单余下的库存料质量还优于普通布料。一位采购了800多斤库存灯芯绒的自产自销商家认为,库存料性价比较高,成本节省不少。

  郑道连的客户遍及国内外。一些上海、江苏、北京等地的客户,专门来这里订货,其中不乏做外贸生意的商人。广东、成都、湖州、北京的商家对面料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对高质量的库存面料吃货量非常大。价格低的布都出口到印度、越南、朝鲜等国家。

  记者看到,各摊位上的库存、零碎料、边角料,看料定价。郑道连告诉记者,库存布料的进货都有一定的渠道,多年来下来,郑道连的眼光也变得独到。他说,布的好坏,畅销程度,他一眼就能看出,不需要外力,只要凭着感觉就能购得好布。当然诚信经营也是少不了的。有一次,他店里7万米的布料全部销出,货款都已收齐。一个星期后,客户却反映在印染色的时候,布料有问题。协调后,全部调货。“诚信才能做稳客户。”郑道连说。

  “希望商城零次布市场能够家喻户晓。”这是郑道连的最大心愿,“这样我们的生意才会更加红火。”

只要有货源不怕卖不出

本报记者 陶美丽

  11月5日,得知记者要采访零次布市场的经营户,市场管理人员向记者第一个推荐了徐增明。徐增明是不是市场里的大户?在商城经营了几年?有什么经营特色?带着种种疑问,记者采访了徐增明。

  印象中,零次布就是零碎零散的布头,颜色老土,料子质次,而当记者走进徐增明的摊位时,一捆捆、一包包的衬布叠得像小山似的,整整齐齐,二十多个不同质地的衬布看得人眼花缭乱,涤棉的、纱棉的、全棉的衬布料,手感柔软,大部分都是用来做袖套、围裙的,“这么好的布是做袖套的?”面对记者的提问,徐增明笑着说,“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些衬布都是抢手货,只要有花色,全都很畅销。”

  今年四十来岁的徐增明,经营衬布生意只有五年,五年前一直在外省补鞋。在他的村里,大部分人以经营布匹、布碎生意为主,回家后,在他老丈人的带领下,徐增明也做起了衬布生意。“那时想法很简单,别人去哪进货,我也跟着去那里进,绝对错不了,而且赚到了第一桶金。”回忆第一次做成生意,徐增明若有所思,“这是我回家后第一次感到踏实了,不再漂泊,在家过日子,实在多了。”徐增明说,台州有很多生产袖套、围裙的厂家,只要做好做大衬布生意,发展的路子更宽阔。徐增明告诉记者,他们经营的衬布是正规衬布中的处理品,但质量花色相差无几,是生产厂家的首选,因此,台州服装加工厂的大部分厂家、商城服装市场部分的商家都来这里批发选购衬布或里料。

  在零次布市场,50%以上的经营户以经营衬布生意为主,如何与其竞争?徐增明说,每个行业都存在竞争,零次布市场的客户量大,只要备有相当充足的货物,和独特的眼光,就能在这个行业里立足。徐增明说,这几年经营下来,凭着自己的眼光赚了不少钱,也有失误的时候。他指着摊前的一包衬布说,这包花色本以为能赚几百元,但几天下来,无人问津,看来要亏上好几百元了。徐增明一再强调,台州服装加工厂家多,只要有货源,不怕卖不出。

  去年九月份,正是厂商做袖套的旺季,他家的涤棉衬布十分畅销,店里时常有商贩来电咨询。在旺销季节,最大的问题就是货源紧缺。一次,徐增明在宁波慈溪零次布市场转了半天都没找到衬布,于是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的找,一直到晚上六点钟也没买到中意的布匹,在回途中,他看到一厂方卸下一批衬布,当即与厂商谈定价格买了下来。骑了七八个小时总算有收获,徐增明心里美滋滋的,此时才想起还没吃晚饭呢。

  “有时为找到更多的货物,一住就是一个星期或是十来天。有时顺利的话,一天就能进一万多元的货。”徐增明说,那时候才知道,原来找货源远不是想像中那么容易。徐增明是个乐观主义者,讲起这些往事时,他始终在微笑,仿佛讲述的只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这是每个经商者都要面临的事,只有乐观对待,才能笑对明天。”
     
  徐增明讲了很多关于进货、经营过程的趣事,那些趣事乍听起来很动听,可仔细体味,总能感觉到其中的艰辛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