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的时候,在父亲下班的途中,我骄傲地双脚斜跨三角档,晃晃悠悠骑了十多米的路程,向他展示了我的车技。那一年,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13岁那年,读初中,由于路途较远,父亲把家里那辆28寸老凤凰给了我,使用多年的脚踏板已经坏掉。那时家庭拮据,父亲就自己做了个木头脚踏板装上去,每天上下学,相伴一路的除了乡间公路的泥土,还有脚踏板和金属摩擦发出的“叽叽嘎嘎”的音乐声。记得有一年到外婆家做客,由于下雨道路泥泞、人小车高、中途又碰上该死的链条罩卡住了脚踏板,再加上车技不好,过小桥时居然连人带车摔下桥去,一个人孤孤单单爬上岸、双手出血、泪水夹杂雨水……
14岁那年,由于我的粗心大意,那辆“老凤凰”飞走了,除了平生第一次对小偷恨得咬牙切齿外,伴随而来的还有父亲叫我一个暑假在他工地做管子工的惩罚。给我再买辆新车被摆上了我家的议事日程。一天,在没有征求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我擅自作主动用压岁钱和暑假打工赚的钱在原椒江第一百货商店五金部把我平身第一件奢侈品———一辆价值400多元的“GIANT”变速自行车骑回了家,之后被父母臭骂了一顿。骂虽归骂,可心中那个美哟,至今无法忘记。每天放学来回把我的“爱驹”从一楼提到三楼,又从三楼搬到一楼。不管春夏秋冬,不管多苦多累,用毛巾把车洗的锃亮,倾听着车链条的流动声,心想着“MADE IN TAIWAN ”的东西就是好。为车胎的第一次漏气而伤感,为车身的一个小小刮痕而心疼,更要为不知哪天的失窃而经常莫名的担心……有了这辆车,课间,我会从教室的窗户中深情的凝望它,它是那么的"鹤立鸡群",它是那么的“卓而不凡”。那才叫一个“爽”哟……
大概是几年前,认识了台州摩托协会的几个哥们,心中的滚滚车轮的情结再次点燃,突然就想买车———那种念头是瞬间的,好比突然极渴,想水。
在检索了无数文章,翻阅摩托天下、摩托吧的所有帖子后;在反复掂量自己的购买能力以及实现愿景的可行途径后,我瞄准了1200cc的v-max大魔鬼———它就是大伙苦苦追捧的机器和激情的结合。
很快我哥们就帮我在广东就找到了一台改装极其完美的加拿大v-max大魔鬼。
烧尽我心血喷发我激情无限的改装v-max大魔鬼,在我儿子出生不久,便成了我的专用玩具。它很少承当家庭日常用车的任务。绝大部分时间,它不是家用车。
这让我非常内疚。
我决定送走“她”,当台湾人接走“她”后那种痛送爱车的场景让我无比惆怅使我经常若有所失。直到现在,哪怕v-max大魔鬼在某个街头巷尾一闪我就可以闻到它的气味捕捉到它的身影。
我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游离,我曾经无数次地告诫自己,目前我们只是工薪阶层,玩摩托车,毕竟只是个人爱好,“她”不能为妻子儿子遮风挡雨,感谢自己不吸毒不赌博没有其他很多不良爱好———有这个前提基础在精细算计之后,我得到这样一种结果:买了一辆通过性不错的越野汽车。 该享受滚滚红尘生活的,不应该只是一个家庭的男主人! 我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