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以废料供应商和成品制造企业供需对接为主要内容的废料沙龙在会展中心一楼会议室举行,至此,本次进口废塑料国际研讨会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众商家闻“香”而来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原材料的紧缺,越来越多的塑料企业将目光瞄准了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据有关专家介绍,最近一两年,台州废旧塑料的需求量占到了全国的10%,每年的塑料消耗量达350万吨,而其中废料的消耗量达到200万吨,超过了新料的数量。 当前,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在业内人士看来,具有无法用数字估量的产业信息和潜在商机,更是变废为宝和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是国内外塑料产业商关注的一大焦点。 此次沙龙由世界废料网主办,废料供应商和成品制造商现场交流、沟通产品信息,搭建供求交易平台。沙龙开始前的半个小时,原定的座位上早已座无虚席,但仍有商家络绎不绝地前来,报到处前排起了长队,主办方只好在周边的过道上增加临时座位。来自江阴璜塘明乐塑料加工厂的赵秋华一行4人,原本是来塑交会取经的,听朋友说有这样的活动,当即决定现场报名,并早早地来到会场占了位。世界废料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来只有70来家企业登记,但实际到场人数至少有预计的3倍以上。
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简单的程序介绍之后,世界废料网的编辑贝丹丹便主持开展供求双方的互动环节,这是本次沙龙的一大亮点,也是吸引各大塑料行业经营者前来的首要原因。 来自湖南郴州日杂破碎场的李立新,首当其冲,第一个接过主持人的话筒,进行自我推荐。李立新是专门出售娃哈哈低压液态片料,没等他来得及完整地介绍自己的公司,就被饶有兴趣的买家们围堵起来了,名片早在展会上发放完的他后悔不迭,为了抓住这难得的商机,他只能为采购商们手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紧接着,早已在一旁排队等候的胡建东赶忙抢过话筒,表达自己的求购意愿。胡先生所在的苏州古月化纤公司急于求购PET原料,主要用来生产有色短纤,每月的需求量在2000吨左右。眼见有这么一个大客户,供应商们都开始按耐不住了,健步跃至台前,争先恐后地推销自己的产品。 香港安益投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岑建文,在香港和佛山两地都设有公司,初来乍到的他显得尤为腼腆,在主持人的再三鼓励下才上台自报家门,岑先生说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吆喝自己的产品,不过效果显著,带来的两盒名片很快就被索要一空。 沙龙现场,来自国内外的买卖双方摩拳擦掌,都卯足了劲要抓住这次面对面洽淡合作的机会。
从“背靠背”到“面对面”
在进口废塑料上的处处碰壁已经成为了塑料产业发展的短板。有“塑料王国”桂冠的台州,对塑料需求量与日俱增。但与此同时,塑料行业年销售额逾300亿元的台州资源匮乏,本地几乎没有塑料原料生产供应基地。大部分的原料主要依靠塑料废料回收和海外进口。商家们对此次废料沙龙赞不绝口,买卖双方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称其为供需双方建立交易关系提供了“零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平台。 屠正华是台州曼雷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路北街道下宅於塑料市场开设门市店,他说:“十分高兴家门口有这样一个沙龙活动,为受资金限制没有办法走出去的本地企业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既方便快捷又十分有效。” “这真是为国内外一级工业废塑料原料供应商与塑料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我们可以直接面向原料供应商,还有可能发展成为贸易伙伴”。来自山东日照的田洪顺已经和好几家供货商达成口头协议,从他脸上满堆的笑容和手里紧攥的一叠名票可知其必定收获不小。 黄岩一家塑料企业的老总陈先生说,他的企业经营多年,苦于找不到一级的原料商,所用的废塑料是转了好几手才到台州,成本较大。他听说有这样的商洽良机后,连夜赶制了新的名片以备和供货商交流之用。 卖个好价格,买个好质量,废料供应商和成品制造企业在这里各自找到了“掘金点”。 废料沙龙解决了废塑料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使买卖双方从以往的“背靠背”交易转向“面对面”交易,实现了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