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小小的钮扣、一条小小的拉链、一张不起眼的尺码牌……在服装的“配角”世界里,赵清友、罗彩萍通过十几年的打拼,唱起了“主角”,经营出了自已的一片天地。
走进赵清友、罗彩萍的“夫妻店”———阿法服装辅料店,从地面到天花板、从桌面到墙面,各种材质、颜色和做型的钮扣以及长短不一、颜色各异的拉链等各种服装辅料一应俱全。
见到男主人赵清友,谈起他们小夫妻在这服装的辅料世界里如何唱起“主角”时,“苦啊!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长年到头起早摸黑,连老婆孩子也跟着苦。”男主人带着歉意的笑容把目光转向了正在一边忙着为顾客理货的妻子罗彩萍。妻子笑着说:“现在是好多了,进货有厂家托运过来,送货也请人了,交通方便、通讯方便、现在做生意也轻松了。”
年仅38岁的赵清友,经营钮扣之类的服装辅料生意已有25年了,从十三四岁还是上学的时候就跟着父母推着小车穿棱于路桥的大街小巷,叫卖钮扣、拉链。在与各类客户接触时,时时关注积累各方面的信息,还在他十多岁时的一年冬天,听到广播预报有股较强的冷空气,他拿钮扣的货款去进了一批手套,结果一抢而空,这或许是赵清友最早进入市场的尝试了,他也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
在不停的摸索生意经络、生意门路中,赵清友渐渐地爱上了服装辅料这一行档,1989年开始奔波于温州、义乌各地搜寻各类时兴服装辅料。在温州桥头钮扣城里他结识了在那里经营钮扣的路桥老乡罗彩萍,两人情投意合,常常相互切磋生意经,后经人介绍1991年两人结婚了。
小两口生意越做越红火。1994年商城新建,夫妻俩的“阿法服装辅料店”在这里落户了。为经营出特色,经营出信誉,努力使店内的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廉”。小两口不辞劳苦、寒冬酷暑、宁可多跑几个市场、多转几个摊点,搜索新品种,牢牢抓住每次商机。1992年夏天,义乌的供货商来电话有新货到,十分配衬今年的流行款,为了抓住这次商机,赵清友不顾刮台风前去要货,路经临海时,由于积水太深,车子无法前行,赵清友下车淌过深至胸口的大水……在他们的夫妻店里总是新货不断,亮点无数,每件时兴辅料总能为服装增辉不少,为服装生产商带来更多的利润。
小两口的另一经营之道就是“始终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一年临近年终,各行各业生意红火,临海一家服装厂生产一批服装要赶在过年前上市,急需钮扣,可又恰逢天下大雪,天寒地冻,市场内没有店家愿意做这笔生意,但是为了顾客的利益,小两口商量要为顾客去义乌进这批货。由于路经大盘、小盘、大岩岭等山路又加上路面积雪,四面漏风的大客车时开时停,见着比平日里高出几倍价钱的干粮,赵清友也没舍得买来填肚子。那一路赵清友整整饥寒交迫了十二个小时,当把那批钮扣送到客商的手中时,客商的服装赶在春节前卖到了好价钱。生意就这样一笔笔地做成了,赵清友“诚信经营”的名声由然而生。
据赵清友自已说“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自已做起来还是得心应手,越做越轻松了,原因是在同行中有了诚信、量跑得又较大,现在即使要一批畅销货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跋山涉水去抢货了,供货商都及时托运过来了。不过为了掌握市场信息,每年还是不会少跑福建、温州、常熟等市场。”
如今小夫妻俩已在路桥的繁华地段富士路购上了两间店面房,小车子也已开上了6年,两个小孩乖巧伶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