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用品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页  
  收藏本站 | 联系商城 | 网站首页
   
   
ddd 公司概况 商城播放 市场主业 商城党建  
  最新播报  
  视频播报  
 
 
 

 

 

 

 

 

 

 

 

    商城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商城播报
   
 
“农民信箱”成致富宝

发布时间: 2009-04-14 来源:本报通讯员 林宝聪 打印】【关闭
       
 
  近日,桐屿街道杜岙村村民应荣明通过“农民信箱”,与江苏南通一公司达成了产值4.8万元的杨梅酒销售协议。和应荣明一样,我区许多农户都享受到了“农民信箱”带来的便利。目前,全区已有3100多农户注册了“农民信箱”。
       
  据了解,我区自2005年开展“农民信箱”工程建设以来,推出多项惠农政策,利用网络、电话、短信、互联网和信息服务站点等多种方式,开展农村技术培训服务,把农民引上信息致富之路。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喜欢上了“农民信箱”。应荣明告诉笔者,自己是农民出身,自从前些年创办了农产品销售公司,切身感受到了“农民信箱”带来的便利。
     
  “有了农民信箱,鼠标一点,许多农产品在网上就完成了交易。”应荣明说,路桥的海产品干货通过“农民信箱”销往上海、江苏、北京、黑龙江等地,这些都是客户在网上看到“农民信箱”上的信息后打电话订货的,仅他创办的土特产公司,成交产值一年就有300多万元。
     
   桐屿街道号称“中国枇杷之乡”,该地生产的大红袍、白沙等品种的枇杷通过“农民信箱”这个渠道销往全国各地,而且价格也比市场价高出好几倍。
       
  “枇杷在农民信箱的订单很多,经过包装比市场价高了2倍左右,卖到30元一公斤,特别是白沙枇杷最畅销,最高的时候卖到76元一公斤。”果农老冯笑着说。

  除了枇杷,葡萄也是我区的主产水果之一,今年,全区种植葡萄的面积达8000多亩,其中有近一半的数量也是通过“农民信箱”销售出去的。果农老曹高兴地说:“‘农民信箱’为农民增收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只要提高产品的质量,销路就不用发愁。”

  区农林局负责“农民信箱”管理的阮丹萍对笔者说:“我区的‘农民信箱’自2005年9月运行以来,通过‘农民信箱’发送的农产品买卖信息有4200多条,公共信息发送3252条。今年以来,通过‘农民信箱’实现网上农产品交易额达2246万元,减少了农民的营销成本18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