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台州商人大会之后
近日,第二届台州商人大会隆重举行,而我区也借此机会召开了路桥籍在外商人的肯亲会。
大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场签约项目42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69.85亿元。而在这些项目中,在外台州商人协议投资就达69.01亿元,占到总投资额的98%以上。正如市委书记张鸿铭在会上讲的,台州当前的发展正处在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果说过去台州更多地依靠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内源发展,那么今天的台州更要注重内外互动的战略,坚持大开放、大合作的理念,在走出去、引进来中获得更充足的资源要素和市场平台支撑,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全球及区域经济的竞争和合作。
的确,在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开放与合作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回顾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一批又一批台州人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敢闯敢冒的开拓精神,走南闯北,历尽千辛万苦,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如果把这种台州人在外创业的精神视作由内而外的改革开放的话,今天的台州则更需要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视野,把台州发展置身于更大的平台竞争,由此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撑,这应该可以视为一种由外而内的吸收和包容的改革开放,这无疑更高一层面的发展思路。
开放融合才能共赢进步,死守一隅只会封闭落后。在这次商人大会上,市政府与台州在沪企业联合会签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项目。参与签约的上海复星科技(集团)公司已注册成立台州林海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复星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参股海翔药业、水晶光电、爱仕达、台州定向反光和临海海宏集团等5家公司,在台州的投资已达6.6亿元。台州正需要这样,从资本输出再次回到吸收各方的资本、人才、技术和关键设备,以及指导经济发展的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各种经济思想和理论,并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使这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资源洼地,继续引领经济发展的潮流。
要说台州在开放融合中有什么优势,答案是,台州长期形成的商业氛围和相对成熟的商业环境就是优势,台州各级政府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积极为创业创新提供各种支持和服务就是优势,台州具有大量的在外经商的成功人士,更是台州的一大优势。在这次台州商人大会上,来自海内外的乡贤纷纷表示了回乡创业的热情,对台州的发展建言献策、各抒己见,一言一语中无不透露出对家乡发展的关切之情。这是台州发展的资源,更是台州人民的福祉,相信一个更为开放包容的台州一定会让台州的经济实现转型,跃上更高层次,从而使每个台州人都享受到发展带来的丰厚回报。
如今,中央4万亿大规模投资计划拉开了启动内需的大幕,台州人做好这样的准备了吗?他们将以怎样的姿态华丽转身,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依旧跳出华美的舞蹈?这一届台州商人大会也许正告诉了我们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