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15日雷曼兄弟倒闭开始,经济衰退的阴影笼罩在欧美经济体的上空,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已经肆虐世界两月有余。
弹指一挥间。在时间冷酷地倏忽而过时,很多人却感到度日如年的艰辛。回首两个多月来的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破产、失业、紧缩、暴跌、衰退……这些触目惊心的词汇无不以沧桑的表情使你我心生畏惧。
风暴所及,商都路桥无法在这场世界性的灾难面前独善其身。众多企业已经感受到阵阵寒意,迄今为止,金融危机对我区经济所产生的全局影响还未完全显现……
风暴是猛烈的、无情的,但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它又是可以克服和战胜的。冬天考验人的毅力、耐力,而冬天过后,冰水中游到彼岸,面对的将是另一种境界。风雨过后必将迎来彩虹,相信我区经济能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巨大考验之后将越行越远。
数据把脉经济冷暖
本报记者 杨 叶
从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综合判断,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成效,民生状况持续改善,消费价格涨幅高位回落。虽然经济增速放缓,工业生产增幅出现回落,但我区经济运行仍呈现出总体平稳、结构趋好的发展态势。
189.47亿元GDP居全市第二
今年以来,我区经济实现开门红,结构有所优化,发展比较协调。受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不利因素影响,前三季度我区经济运行和全国、全省一样,出现了一定的下行态势,但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总体上仍保持了平稳的增长。
前三季度我区GDP位居全市第二,达到189.47亿,仅次于温岭市,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8%。在GDP总量的构成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3亿元,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1.53亿元,增长9.8%,其中工业增加值84.13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94.60亿元,增长11.6%。
有关数据显示,1至9月份,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5.1亿元,增长21.5%;地方财政收入11.9亿元,增长20.6%。仅9月份,财政总收入和税收收入分别为1.7亿元和0.8亿元。其中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增幅较大,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2.4%、28.7%。前三季度,我区财政预算支出7.5亿元,增长29.3%。财政支出重点用于环境保护、工业商业金融事务、科学技术、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领域。
金融形势稳定,信贷投放有所增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国家货币政策连续紧缩的背景下,金融机构贷款增幅呈逐月回落态势,9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330.4亿元,增长15.3%。存款继续保持增长,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87.7亿元,增长11.1%。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回流,实现174.7亿元,比年初新增24.1亿元,同比增长16.8%。企事业单位存款增长仍显乏力,1—3季度新增存款3.2亿元,仅增长6.8%。
12.87亿美元出口增幅全市第一
2008年,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是艰苦的一年,特别是从事进出口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劳动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和美国次贷危机,一系列的因素使得外向型企业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出口萎缩,部分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关门,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受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影响,我区外贸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区积极行动,克难攻坚,外贸进出口成果在一片低迷中逆势而上,截止9月底,全区进出口总值超过19亿美元,位居全市第二位,同比增长47.2%,增幅居全市首位。累计完成出口总额12.87亿美元,增长53.7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5个百分点,出口增幅高居全市第一。
前三季度,我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6亿元,增长7.5%,重点工程建设进程加快,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同比有较大下降。500万元以上投资增长大幅回落,但是房地产投资仍然稳健,投资额实现12.3亿元,同比增长15.5%,城镇投资同比增长36.3%,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项目;50万至500万元投资项目呈现高速增长,增速高达143.6%;5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总额2.1亿元,增长23.9%。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助推整体经济走高。1—9月份,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0亿元,增长19.1%。其中,批发业13.1亿元,零售业67.5亿元,住宿餐饮业10.3亿元,分别增长42.6%、14.7%和24.2%。
4102.83万美元 外资利用同比增341.3%
在当前土地等要素制约加剧、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严峻形势下,我区利用外资的统计数字让人为之一振。最新数据表明,今年1至9月,我区新批外资项目5个;合同外资3417.11万美元,同比增长53.4%;实际到位外资4102.83万美元,同比增长341.3%。
近年来,我区对外开放优势日趋显现,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民营经济、块状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区位交通、区域特色经济优势的显现,为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但发展瓶颈仍未消除,土地等要素制约加剧,环境承受力下降,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高素质人才紧缺等因素,都对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我区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实现了外资利用的大幅增长。在项目选择上,着重引进规模大、质量高的外资项目。从项目推进情况来看,新批项目个数减少,但项目投资质量有所提高,规模明显扩大。其中,吉利增资1490万美元,目前已全部到资;台州齐合天地金属有限公司增资1000万美元;保爵汽车增资2500万美元,目前到资715万美元;新批的台州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协议外资500万美元。在并购项目上也有新的进展,继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股权置换项目获商务部批准后,华润集团燃气并购项目已完成,开开电缆境外上市也在顺利进行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部分企业参加第十届浙洽会,带回累累硕果,共有3个签约项目,包括年产10000套高档淋浴房生产线、汽车产业股权置换和开开电缆跨国并购,总投资1.5亿美元,协议外资3680万美元。
企业打响保卫战役
三鸥以“危机新概念”化解“危机”;双鹿通过“三抓”促进企业品质提升;金达洁具公司还与银行建立了远期结售汇制度;绿田机电向公司上下发出了“精打细算渡难关”的号召;吉奥设立“金点子”活动,鼓励员工为企业生产经营积极献计献策;通宇不断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全力打造资源节约型企业……
用激情创造机遇
我区的众多企业在遭遇经济“寒流”时,激情不改,迎难而上,勇创一片天地。就在本月初举行的台州商人大会上,我区有6个项目顺利签约,分别是齐合天地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扩建、开开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台州华能燃料项目、陶瓷卫浴家居博览中心、路桥(市外台州)总部经济大厦、台州青年汽车销售中心。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的一句话耐人寻味:下水冬泳!简单的四个字就使创业的激情呼之欲出。今年1至8月,车市整体低迷,全国连续6个月环比下降,而吉利实现销售13万辆,同比增长27%。不少人感叹地说,对于吉利来讲,这个冬天是暖冬。不久前在北京的车展上,吉利大手笔地展出了几十台车,当时,质疑其作秀的人不少,而目前,有的车型已经上市,有的排好了上市的日期。面对未来,吉利进可攻、退可守。
“山雨欲来风满楼”,有人用这句话形容当前的传统制造业。创台州股份制先河的三友掌门人张小赧说,困难是暂时的,凭着台州人特有的硬气和胆识,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唯有直面挑战,稳步前进,积极应对,才有希望迎接胜利的曙光。三友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新一轮创业激情的号角已经吹响,全面制定产业发展的10年规划,立足产业升级和调整,力争在5—10年内形成“132”产业格局。
用理性克服困难
不破不立。当时间的车轮滚滚前行,我们停下脚步回首,是为了更理性更成熟地寻找新的契机。
索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太阳能产品制造的外贸企业,产品主要出口到西班牙、法国、比利时、捷克等欧盟国家。总经理虞彦坚介绍,该公司的产品出口多以欧元结算,由于近几月欧元大幅贬值,直接影响其13%左右的利润。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损失、避免风险,从10月份开始该公司就与各家银行商量,把欧元进行汇率锁定,尽力减少汇率方面的风险;同时与供应商家与销售方的价格采用锁定的办法,从而保证了经济效益。
我区铝制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巨科铝业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近年来,巨科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针对不少国家经济和汇率的波动 ,巨科除了锁定汇率结算外,还加大了企业新产品的研发,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来巩固市场,提升经济效益。巨科铝业常务副总裁林宗友深有体会地说:“要应对这个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的主要手段,一是要提高自己产品的技术和质量,另一方面加强跟客户的沟通,使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有一个高度的认可。”据统计,前三季度,巨科集团铝产品出口3万多吨,实现出口销售额7亿多元,出口额占集团产品销售总额的45%,使企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好势头。
用创新突出重围
自主创新是企业腾笼换鸟的必胜法宝,更是其直面金融危机最为有力的武器。
迅大塑模坚持创新理念,为抢占国外市场“高地”,迅大组织相关员工到欧美等地深入考察,把准当地市场“脉博”。新推出的骠马系列摩托车“车高马大”,专门针对欧美人的身高而设计,并严格遵循欧Ⅲ排放标准。在车灯设计制造上更为“挑剔”,从车灯的外形,到灯光的远近、高度都力求与国际接轨。每一个塑件的制造都全力以赴,塑件上每一道接缝都力求完美,每一次注塑都实行专职巡检。迅大勤于创新的背后,是对产品质量的不懈追求。狠抓质量管理,加强质保队伍建设,迅大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140001、3C、E-mark、DOT等认证。
“轴承是中间产业,上游原料价格猛涨,下游主机、汽车等行业还在降价,我们夹在中间,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鼎利集团董事长戴学利早在年前就意识到,作为集团旗下骨干企业的八环轴承,2008年的经营将面临严峻考验,随即在全公司进行总动员,号召各部门全方位“开源节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严峻形势的考验。“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宏观形势虽然严峻,但我们的人才引进工作没有丝毫松懈。”依靠人才进行技术创新是八环轴承自创立以来就确立的企业发展方针。今年,他们不远千里从哈尔滨轴承学校招收了30多名职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养。
多举共谋“御寒”大计
面对困难和成绩,我区各级各部门更加坚定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坚持对外开放的信心,增强经济良性健康发展的紧迫感。在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势下,如何在逆势中思变,如何在困境中突围,帮助出口企业度过难关,已成为我区上下认真思索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坚定“引凤”步伐
对外招商,吸引外资,犹如将一只只凤凰带入路桥。区对外经济贸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创新方式,搭建良好平台,着力挖掘引资潜力,以外资引进带动我区产业发展,坚定“引凤”步伐,将“走出去”和“引进来”有效结合。
一方面,我区积极创新外贸发展思路,始终按照“保稳定、调结构”的要求,力促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外贸政策上,不断创新扶持平台,抓好实施外贸扶持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使各项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充分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在主体培育上,积极开展规范企业进出口行为达标和海关进出口A类企业认证工作。月前,我区与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订了“对路桥区出口机电产品实施区域化监督管理的合作机制备忘录”,建立我区出口机电产品检验监管示范区。
另一方面,推进“以民引外、以贸引外”,充分发挥大中型民营企业利用外资的带动作用。梳理出一批处于优势产业的民营企业和外贸额居前的工贸结合型企业,提高企业外向合作的积极性和信心,鼓励通过外资增资扩股等增量调整和股权转让等存量调整的办法,实现零土地招商。强化项目落实,做好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对于协议外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继续实行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创新招商方式,提高引资实效。鼓励外资投向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配件、机电等我区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业等领域。
夯实资金支持
日前,我区内各家金融机构都开始执行央行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后的新政策,这让许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欢欣鼓舞。路桥南玻钢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钢化玻璃的民营企业,贷款利率下调直接减少该公司财务支出,公司一年银行贷款在800万左右,按照新政策,每年可以节约两万元左右的成本。
路桥农村合作银行经营网点共有44个,遍布路桥的城乡,全行放货规模将近50亿元,客户超过6万户。央行此次调息,对融资企业和个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消息,降低了经营者的经营成本。有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以一家规模企业为例,如果企业银行贷款1000万元计算,下降0.27%利率,等于一年减少利息支出2.7万元。单路桥区农村合作银行一家就有将近50亿的贷款规模,这次降息可为融资企业和个人减少1300多万的经济负担。我区目前整个金融贷款规模达到300亿元,央行两次下调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平均幅度达到0.54%,直接减少了区内融资企业和个人经济负担1.6亿多元。因此,两次降息叠加效应非常明显,而且政策的受益面也非常广。
另外,区财政局在上半年出台的《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节能降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区财政设立专项资金500万元,对节能(节水)为主要内容的新建和改造项目,包括开发、生产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产品、技术、设备项目,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等项目实施补助和奖励。
强化“路桥制造”
月前,荣鹏气动工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海平到区工商分局,咨询企业品牌国际化建设事宜。不少企业在国内取得了合法注册的商标到了境外却成了侵权,不仅让企业丧失了部分境外市场,也将多年积累的品牌价值拱手让人。目前,像荣鹏公司这样前往工商局了解境外商标注册最新情况的日趋增多。
面对这样的情况,区工商分局先后出台了《路桥区实施商标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品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工业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若干意见》等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创牌建设,积极开展以“路桥制造、制造路桥”建设为主题,以“树品牌、售正货、走正道”等为主要内容的品牌建设活动,进一步推进和激发企业的创牌热情,鼓励企业创立自主品牌。 现在,政府以及工商部门都积极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商标注册,不仅强化了“路桥制造”在国际的影响力,更使“路桥制造”达到创新型的高度。
目前,全区注册商标8000余件,驰名商标23件,省著名商标19件,市著名商标41件,境外商标注册2250件,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全区工业销售收入50强企业中,有四成以上是以著名品牌为龙头组建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有30件产品在全国同行同类产品销量排名前十位,其中12个产品销量排名第一,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路桥制造”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扩大了路桥经济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