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6日,由于奥运会的影响而提前举办的中国塑料交易会落下了帷幕。回顾历史,从世纪之交的第一届开始,塑胶会已经走过了八年的历程。在有着深厚商贸传统和扎实产业基础的路桥,塑交会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品牌展会,必然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节点,见证着路桥商贸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轨迹,更会成为路桥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平台,承载起人们对路桥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希望。
塑交会:一个展会发展的奇迹
2001年9月22日,首届中国塑料制品交易会在中国日用品商城举行,第一次亮相便散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除了主办方全力办好这一届塑交会以外,本届塑交会也得到了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的大力支持,成为塑交会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原商城董事长曾渊峰就曾说道,我们找到了交易会与地方产业的结合点,这便是交易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基础。
这一年,交易会所带来的效益和作用,再一次冲击着人们的观念;这一年,会展业这一崭新的名词,进入了路桥人的视野;也正是在这一年,调整后的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方案,开始紧锣密鼓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人们对于塑交会和会展业寄予了新的希望。
首届塑交会期间,现场成交额就达1.85亿元,合同成交额8.32亿元,达成意向协议金额4亿元。而同期举行的研讨会,则转让科技成果17项,达成协议金额780万元,意向协议金额1000多万元。也正因为如此,2002年第二届中国塑料制品交易会上,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廖正品在接受一媒体记者采访时提出:“我有个建议,下届把‘中国塑料制品交易会’的‘制品’两字拿掉,让展会的范围扩大。”
2003年9月,第三届中国塑料交易会在新竣工的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由于会展中心的改良设计,大型塑料机械得以直接进入会展中心一层进行安装展示,这成为当届展会的最大亮点,也使得会展中心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具有同等承展能力的展馆之一。
第三届塑交会的成功使其获得了影响力。从2005年开始,塑交会连续被商务部列为塑料行业唯一重点支持展会。这是全省为数不多的入选展会,也是在国内地级市举办的众多展会中唯一被入选的展会。中国塑料交易会作为中国塑料行业“第一展”已身形初具,它的影响力和信息量,足以作为吸引外商进入中国塑料市场、了解中国塑料市场的一个良好平台
大服务:开阔的视野带来的最大效益
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我们可以看到,塑交会的发展,自然与当地雄厚的塑料产业基础分不开。但我们亦要看到,正是充分发挥路桥的商贸优势,主动站在服务全市产业的立场与高度,才使塑交会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而也带来了更大的效益。
众所周知,塑料产业是台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潜力强劲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何路桥能举办如此具有全国性、专业性的大展?答案也显而易见,那就是路桥悠久的市场传统让这个地方的商业优势显得弥足珍贵。在国际塑料城还没落成前,路桥就拥有全市最具规模的两大塑料专业市场———塑料制品市场与塑料化工原料市场,成为了全市的塑料制品与原料交易的中心,其中塑料制品市场还辐射到全国各地。不光如此,除了塑料产业,其他很多行业和品牌都把路桥作为打开台州市场的基地,把总经销、总代理、总批发或者企业办事处设在路桥。路桥也名副其实地成为台州的商业中心,这固然与路桥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更与路桥深厚的商业底蕴和庞大的市场群有着必然的联系。
同时,伴随着塑交会的成功,会展业这一新兴的经济形态也在路桥蓬勃的发展起来。据中国日用品商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巍介绍,自2001年创办至今,塑交会的展会规模以每年15%的速度扩张。经过几届的发展,塑交会逐渐摆脱财政的支持,实现以会养会。而会展中心也正成为台州会展业的发展中心,每年承接的各种展会数逐年上升,2007年达到20多个,实现了以会养馆以外的盈利。同时,基于会展之上的快餐服务业、会展服务公司、广告公司、物流配送公司也相应发展起来,一条完整的会展业产业链正在逐渐形成。
可以说,塑交会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吸纳全国资本、技术、信息服务全市的塑料产业,这使得塑交会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台州产业的发展成了路桥会展滋长的活水,也撑起了塑交会的天空,而塑交会的繁荣,不仅给台州塑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源泉,给路桥本地的塑料企业带来了更为方便获得信息技术的机会,更给路桥本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商业活力和财富源泉。
科学技术:展会持续繁荣的生命线
新的起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环境也需要我们以更新的思维去更新我们的理念,拓展我们的视野,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从第七届塑交会开始,主办方有意在展会上设置了中国塑料日用品创新设计大赛,对具有创新的产品予以奖励。就本质来讲,展会的直接功能是提供交易平台,而企业订单数则是衡量展会具有吸引力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提供更多的设计更为新颖、使用更为方便、价格更为合理的新产品、新技术,才能获得参展客商的青睐,从而获得更多的订单。
对此,主办方具有清醒地认识。从首届塑交会同期举行的塑料产业发展研讨会开始,每届塑交会都精心组织产业发展论坛、技术研讨、现场专家咨询、新产品新技术展示等,主办方一直将提升台州塑料制品科技含量和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作为办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这些活动配套进行,使本地企业更加了解国内乃至塑料行业新动向,从而拓宽视野,提升产品的专业技术含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引导更多的企业早日走出同质、低档、低价竞争的怪圈,走上科技创新发展的道路。
据台州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俞淼描述,2001年塑交会同期举行的塑料产业发展研讨会就已在业界引起了相当的关注和影响,这就促使他们每一届都延续这样的传统,紧扣塑料行业的发展前沿,从政策和科技等主要两方面给台州乃至全国的塑料行业以导向作用,把塑交会引向了行业的高端。 正因如此,与塑交会同期举行的各种研讨会、论坛、讲座成了台州企业家钟情的重要原因,也与塑交会主导的引领行业发展的目标相为映衬。要紧握科技之手,这已经成为参加塑交会后,每一个台州企业的心声。每次都参加塑交会的三友集团董事长张小赧说:“路桥的产业基础薄弱,进入的行业门槛低,技术要求不高,但我们只有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才能加快产业集群的创新和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