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博,本是件极为简单、容易而平常的事,只要鼠标轻点键盘微按,但我的开博历程却走了一年多。
都说80后的人接收新生事物快速有效,我似乎是个另类。对于网络博客,我和它始终保持着某种距离。也许,这种距离是我对网络世界一种整体莫然的感觉。那时候,我更喜欢纸质写作的宁静与温馨。夜深人静之时,独处房间一偶,点亮一盏桔黄台灯,任凭灯光将身影拉的悠长,投射在身后的物体上,心情好时再倒上一杯咖啡或清茶,再快的节奏在这样的氛围中都变得缓慢而舒展。翻开散发着淡淡墨水味的笔记本,整理着今天以来心情感悟,在崭新的一页上记下今天的喜怒哀乐。听着笔尖划过纸张时轻微的莎莎声,细眯着倾泻而下而墨迹未干的字,闻着墨水独有的味道,人体五官充分享受着写作的乐趣。写完了,偶尔翻翻前面的内容,不同的心情留下不同的字体,或了草或工整,或无赖或淑女,字为心声,处处传达着当时写日记的感觉:欣喜或哀伤,烦闷或愤怒。所以,当各类媒体都在探讨现代人类的手机依赖症、电脑依赖症和网络依赖症时,我依然能独善其身。
2005年,QQ空间、网络博客开始影响我的生活圈。这种感觉是那么的突然,好似一夜之间,大街小巷的人都在讨论着自己的博客。身边的朋友虽然早已快人一步的跟上潮流。每天写博、看博,再写博,他们说,这是新新人类的生活标志。而我终究只是看看听听。看着他们每日尽心尽责的码字,内心着实佩服一番。在我,一则决无如此这般的坚持,万一开通而让它荒芜,不如不开。二则内心多少有些胆怯,将心思公布于众,多少要有些勇气。那时竟连开博的意识都不曾出现过。
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了我的博客潜水生活。其实博客如人:每个博客所承载的文章透露着博主的性情癖好,有的如静静的邻家女孩,生活细语娓娓道来。有的个性张扬,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看的多了,有时不禁感叹,同是生活在一片蓝天下的同龄人,差别竟是这样的大。每每此时,博客成为激励自己的一种励志书。开博的冲动,在这个时候开始强烈的反应。开吧,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在呼叫。熬过了考研的忙碌,找工作的迷惘,转眼间日子在自己的手中划过了一年,新的工作需要适应,回到家,唯一想做的事就是身体粘着床不放。写博,成了生活的一种奢求。
9月29日,第59个国庆节放假第一天,天有点阴,台风“蔷薇”正在闽浙边缘徘徊。我在办公室值班。这是我自踏入社会以来,第一个正式法定假日的值班。若大的办公室只我一人,有点凄凉。而明天,我将趁着国庆长假回到阔别二十余载的老家,兴奋程度无可言喻。在凄凉与兴奋的交融,我决定开博。寻找开博的地方,选定开博的名字,设置自己的板块,等这一切弄好,已到下午下班的时间。带着回家的兴奋,空空的博客就这样留给了新浪。
现在反问自己为什么要开博,我也说不清。就像修道之人的修道,突然之间就这样顿悟。也许看了太多的博客,自己内心终于决定赶上这股潮流;也许,就是这样的想了,就开了,一切,原本都很简单。
剩下的事,是坚持不懈的写博。说故事,写故事,记录人生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