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提高轻纺、电子信息等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4月1日起,纺织服装、轻工、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上调,其中,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这是今年以来我国第二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也是自去年下半年针对外需回落重启上调出口退税政策以来的第六次调整。
按照《通知》,本次出口退税率调整主要为六大行业,包括纺织服装、轻工、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和电子信息产品,共计3802个税号商品。具体范围及出口退税率提高幅度:CRT(阴极射线管)彩电等商品提高到17%;纺织品、服装提高到16%;金属家具等商品提高到13%;车辆后视镜等商品提高到11%;锁具等商品提高到9%;次氯酸钙及其他钙的次氯酸盐等商品提高到5%。
利好政策提振企业信心
“距离2月初上调出口退税率至15%还不到两个月,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又迎来了年内的第二次上调,无论对于纺织企业,还是其他出口企业,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对我区相关行业和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这有利于相关出口企业减轻成本压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出口竞争力。”区外经贸局一负责人如是说。
的确,尽管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只上调了1个百分点,但针对纺织品这种利润极其微薄的企业来说,哪怕只有1%,在关键时刻,也能挽救许多对外依存度、濒临倒闭的企业。“上调一个点至少和外商之间有了议价空间,接单子时就更具有竞争力了。”我区一纺织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在当前外单减少的情况下,这场“及时雨”更重要的是提振了企业的信心。
相关业内人士也表示,对于已经拿到订单的企业来说,出口退税税率的提高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对于即将拿到订单的企业来说,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
外需不足出口拉动作用弱
在国家提出扩大内需的当下,出口退税率提高对整个行业的短期内改变步履维艰的状态,可能只是杯水车薪。转型、升级,已经被各大企业提至定为当前的重大动作之一。
记者从采访的众多出口企业中得知,转做国内市场的不在少数,他们分析,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使国外需求急剧萎缩,相应的,国际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已经饱和。虽然出口退税可以使企业暂时渡过难关,但对拉动企业产品出口作用不大。
相关业内人分析,目前的情况是外需不足,很多企业接不到订单,在这种情况下,退税就打了水漂,没有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此,我区一些电子信息产品企业的负责人分析,信息畅通时代,出口退税政策很透明。因此企业在一些外商谈判接洽定单时,外商会主动压价,分享微薄的利润空间。 苦练内功转型升级才是关键 企业创立,不能单靠守业,更要靠创业。
当前,企业要走出困境,需牢牢抓住“微笑曲线”的两端,即设计、研发和品牌、营销,在制造环节中选择提升和转移,着力提高产品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加快实施转型升级发展。
对此,业内专家建议,企业不能靠等待政策的支持,而更应该靠提高产品质量、创新力和附加值,实现产品转型升级,做好勤练内功的功课。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把保市场、开拓市场作为企业的生存之本来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