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吕义聪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并不是因为他先后获得“浙江省职工技能状元金锤奖”、全国汽车装调工大赛一等奖、“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诸多荣誉后成了响当当的名人而摆起架子,是他工作太忙了,几乎没有太多空闲时间来应约笔者的到访。
日前,踩着月色,来到位于路桥中学附近的上保村,吕义聪热情地领笔者来到他租住在三楼的一间房。房间不大,却清清爽爽、井井有条,以为是他媳妇收拾的,一问,“我还没结婚呢,1985年的。”略显凌乱的是室内一张写字台的桌面。一台笔记本电脑放在中间,旁边是码得高高的两堆书,书脊上印着“汽车构造”等字样的汽车理论、汽车材料方面的专业书籍赫然入目,放在最上面两本厚厚的《英语双解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也很打眼。
吕义聪是安徽滁州人,十几岁时,父母分别因胃癌和出车祸去世。念到高二时,因实在无力支付学习费用,只好辍学回家和妹妹相依为命。2002年冬天,在路桥某运输公司工作的姑姑的介绍下,吕义聪来到路桥客运南站附近的一家汽车修理厂当学徒工。从小就喜欢捣鼓一些小玩意、小零件的他很快迷上了汽车,虽然每天在车底下钻进钻出、又脏又累,他却乐此不疲。2004年初,吉利摩托车厂招装配工,吕义聪应聘成了吉利的一名正式员工。三个月后,吉利金刚汽车公司因为调试组缺人,吕义聪也早有此意,经过严格的考核,成了金刚公司的一名调试工,并一直干到今天。 问及吕义聪如何炼就一付“金锤”,他说:“要把一项工作做好,首先要有兴趣,对这方面有求知欲,对相关的知识领域有很强烈的渴望。这样,你就有很多疑问,就会对你不了解的地方细心地钻研,一个一个把它弄懂———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你每天都这样,时间长了,就会在某方面具有比别人多的知识,甚至成为专家。比如我是调试汽车的,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和问题,我就把遇到的故障和问题一点一滴搞明白、搞透彻,然后去迎接下一个遇到的问题。”
因为吉利金刚的销量很不错,作为调试组的普通一员,除每周一天休息外,吕义聪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每天上班时,吕义聪都会带上一个比火柴盒大不了多少的小本子和一枝圆珠笔。本子小,圆珠笔不用灌水,这样都便于携带。一遇上什么不懂的或有什么疑问,就立即在小本子上记下来,一有机会就向老师傅或相关专家请教,晚上回到宿舍再仔细琢磨,查阅书籍资料或上网寻求答案。
吕义聪还随口给笔者讲了两个小例子。前些天,他看到同事在返修汽车漆面时,用的砂纸分别是2000、800和100号的,通过肉眼判断,越是号数大的砂纸,纸面的砂粒越细,反之则越粗。但标的数字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像往常一样,吕义聪当即就把这个疑问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晚上下班回家后,在网上搜索得知,原来,“2000号是指每平方厘米的纸面上有砂粒2000颗”。就在昨天晚上,吕义聪在电视上也看到,台湾著名的101大楼和上海浦东的金茂大厦都使用了一种叫作“风阻尼器”的东西,使用它能够有效减弱大楼在遇到强风和地震时的摇晃,这让吕义聪眼前一亮:汽车上有能够减震和吸能的减震器,这个“风阻尼器”和减震器是不是同一类型的东西呢?他又把这个疑问记下来,经查阅相关资料,果然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吕义聪还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写日记。每天晚上回来,把当天工作得失及一些所思所想记下来,用笔作一次梳理。当然,除了工作,还有生活内容。有时下班太晚了或是很累时,就不写,但每个星期六的“周记”是必写的,可以是当天的内容,也可能是一周的总结与回顾。说话间,吕义聪翻出几本黑色封面的日记本,一页页的字迹清晰而端庄,力透纸背。
说到学习这个词,吕义聪拿起桌上的几本高中教科书说:“我有空的时候还会看看以前的教科书,挺有意思的。很多人似乎觉得学习是件很痛苦、很折磨人的事,而我的感觉却不是这样,我觉得学习是件很快乐、非常有意义的事。不断学习,是给自己的最好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