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用品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页  
  收藏本站 | 联系商城 | 网站首页
   
   
ddd 公司概况 商城播放 市场主业 商城党建  
  最新播报  
  视频播报  
 
 
 

 

 

 

 

 

 

 

 

    商城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商城播报
   
 
“炸弹”,就在我们身边

发布时间: 2009-06-10 来源:本报记者 金珍娇 打印】【关闭
       
 

———关于废电池回收与处理的情况调查

  废电池的回收与处理是近些年社会上一个热门且现实的话题。从废电池的污染问题,废电池是否应该集中回收问题,到如何即时安全地处理废电
池问题,人们在反复的讨论和实践过程中,依旧没有打破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

  近日,记者接到一位家住路桥的伍先生的电话,他说自己家中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废电池,但是却发现自家小区的废电池回收桶不翼而飞了,在附近转了一圈,都不见这些废电池回收桶的踪影,他为此很苦恼。记者带着伍先生的困扰对路桥的废电池回收工作进行的走访。

废电池污染不容忽视

  电池危害有多大?曾经有人做过试验,将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其周边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 将一粒纽扣电池扔进水里,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如此惊人的数据,却在百姓的生活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上演着,其可怕程度不下于将一颗颗“隐形的炸弹”埋在人们的所到之处。而之所以称之“隐形”,是因为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是渐进的,不是一下子就表现出来的,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爆发,后果不可估量。

  据了解,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并且难以排除,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铅:会造成神经衰弱、手脚麻木,腹部绞痛、血液中毒和其他的病变。镉:在人体内极易引起慢性中毒,它的主要病症是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很可能使人体瘫痪。国际抗癌联盟就将镉定位IA级致癌物。汞:俗称的“水银”,对于“水银”的毒性,老百姓都是耳熟能详的,由于它在人体内长期蓄积难以排出,便会引发人的口齿不清,四肢麻痹,最后导致全身痉挛,精神失常而死。据报道,目前我国生产的含汞碱性干电池的汞含量达1-5%,中性干电池的汞含量为0.025%,而市场上假冒伪劣的电池产品,含汞量更是高于这一成分比例。有专家总结电池对环境危害:电池虽小,污染挺大,集中生产,分散污染,短期使用,长期危害。

  日常生活中的电池,由于低值高耗、体积小,无直观危害和直接的环境污染,并且由于被封存再电池壳之中,也不会直接引起污染,所以不易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电池用完后,人们却习以为常随手抛弃,结果造成废旧电池撒落在每个角落。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电池由于含汞等重金属污染的物质,当其撒落在自然界后,日积月累,随着时间推移外层金属的锈蚀,汞等有害物质就会慢慢地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经过雨水的冲洗进入河流,进入地下水。侵蚀我们赖以生存的庄稼和土地,进而进入农作物、鱼类和家畜类中,最后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的健康。假若焚烧垃圾时,垃圾中废电池内所含汞便会以汞蒸气形式进入大气圈。同样的会使人体受到伤害。
如何解决废电池的问题,已日益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

经济和环保的碰撞

  “我这边只卖充电池,但不回收。我开店那么多年,也还没碰上为了环保把用完的手机电池拿回来的。你看,我自己这边坏的、旧的电池都一大堆,那还有功夫管回收这档子事情,大家都是直接都进垃圾桶的。据我了解,数码城还没有哪家商店会回收用完的废电池。”一位专售手机电池的商家告诉记者。

  记者在走访数码城时,发现在这幢高大的建筑物里头,从商家到购买者对于环保的意识都很微薄。这群与电池日日打交道得人中,很少有人能讲清楚手机电池的污染和危害;即使意识到这种危害得存在,也很少有人会去在意这种危害性;即使有人在意了这种危害性,却也没有人付诸行动。
在采访中,几家手机维修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污染和环保不关他们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经济效益是第一位。当记者告诉他们,如果手机电池里面的液体渗透出来,会危害他们的身体时,其中一家老板摆摆手,不相信的说:“不可能的,我修手机那么多年了,坏电池经手那么多,至今也是建健康康的。”

  在数码城的一家手表维修店,记者了解到,污染严重的钮扣电池是同生活垃圾一起丢进垃圾桶的。店主说,钮扣电池其实并不是只有手表中有,生活中的很多电器里有钮扣电池。但是一般没人会去注意这些小小钮扣电池的存在,拿来这里修的手表大都也就是换一下电池,而换下来的电池都是随地一扔。“我自己做这行的,知道钮扣电池对人的身体不好,所以我家要是有什么钮扣电池有坏掉或软化的迹象,我就会直接丢进垃圾箱,但是很多人不是这样的,就算钮扣电池在家中的电器中腐烂,都不会当一回事的,那么小的东西,没人会认为有危害的。”

  在这里,由于人们对于废旧电池危害性的了解不足,也导致了丢弃废电池的现象十分严重。记者在数码城垃圾堆的附近发现了大量废电池的存在,由于这段时间,路桥多阴雨天气,一块块手机电池已经软化、腐烂,甚至有黑褐色液体渗透出来。这些腐烂的电池并没有散发着恶臭的味道,但是无形之中,有毒的成分已经开始在空气和土壤中滋生。

  “废电池有污染,作为我们商家是提倡顾客不要乱丢乱扔。我们一般会介意顾客如果电池用完了,没地方可仍,可以拿回到我们这边,由我们代为处理。平时,店员如果看到我们商店附近有人乱扔废旧电池,会提醒他们要注意环保,如果实在没地方可扔,我们也会拿回来放到我们统一收集的废电池回收箱里,当收集到一定的份额后,会寄回给厂商的,因为我们自己也没有办法处理的。我们经销的是大品牌的数码产品,公司在环保方面的宣传投入挺大的,也提倡我们经销商在售出充电池同时也尽量回收顾客的废电池。当然,我们不强制顾客一定要拿回来。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废电池的收集和处理都是需要经费支出的。但是毕竟这个环境是大家,既然我们作为销售商,也有义务尽这个责任,同样我们也希望顾客能够意识到这点,共同为环保出一份力。”台州柏佳数码商行的经理邱雪琴说。在采访中,邱雪琴拿了一个纸制的大箱子给记者看,里面堆放了大量的充电池,这是这段时间收集起来的。她说,等箱子集满了,就寄回给厂商。

  这是记者在采访到第十一家时,才找到的一个平衡点。在路桥这个商都,并不是每一个商人都对环保麻木不仁,也有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的有志之士的存在,这似乎也预示着,在环保的这条路上,路桥是可以走的更远,当经济和环保彭碰撞时是可以做到兼容的。

废电池,该拿你怎么办

  在繁华的卖芝桥,,记者随机采访了数十位路人。

  “我们家一共5口人,人手一个手机,家里有一个抽屉就被充电池放满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看着好好的,怎么会有污染呢?要真有,得赶紧扔进垃圾桶了。”家住卖芝桥附近的陈奶奶说。

  “我们家就我一个人在电池消耗上就不少,手机、电脑、剃须刀、MP4等等都是用充电池。这么收集下来就不少,年前搬家的时候,整理发现了一大袋电池,为这事还烦恼过,要是随便丢在垃圾桶里,我又觉得污染太大,但是总不能带到新居吧,而且电池太多了,也怕哪天不小心液体渗漏出来,到时危害就大了,最后用塑料带包了好几层,到山脚那边挖了个洞给埋进去了,才稍微心安一些,我觉得在路桥应该有一个专门回收充电池的地方,现代的人哪个不用手机的啊,要是路桥每个人都乱扔,迟早有一天会出事的。”在一家银行上班的余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后统计,有将近40%的人不知道电池的污染性,35%的人略知一二,只有25%的人认识到电池的危害性。有60%人是无意识的将废电池同生活垃圾一起丢入垃圾桶中的,25%的人是因为找不到废电池回收箱,无奈下丢置到垃圾堆中, 10%的人保存在家中,5%人则不知道自己的废电池去了哪里。记者在公交车上采访一位外籍友人时,她说,她也很苦恼,她有许多用过的手机和相机充电池,在她的国家,是有专门回收这类电池的地方,但是在路桥她没有看到。所以她只能把不同牌子的电池送回到它们的销售商手中。“我觉得路桥人很可爱,很善良,也很聪明。但是对环境不爱护,我以前没办法的时候,把电池带回我的国家。” 这位外籍友人如是说。

  当学校里的孩子,用稚嫩的双手将废电池收集起来;当北京一对普通的父女捡废电池一直捡到世界屋脊西藏之时;当民间的各种环保组织积极的回收废电池时,在城市、乡村的角落中有成千上万的电池躺在那里,无人关注,在沉睡中腐烂。

  路桥的面积不大,但是路桥的经济却很发达,路桥的人也很富有,因而路桥的各类电池也显得数量庞大。年复一年,废电池的遗骸随处可见,任由它们去污染路桥的土,路桥的水,然后污染到路桥的子子孙孙血管中。“小小”的一块电池,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路桥一件“大大”的事情

教育和宣传,可圈可点

  “在我们学校,环保已经成为教学中的一部分。我们会经常提倡和宣传环保,我希望我们学校的学生不仅学习能力突出,也希望他们在思想素质上有一个较高的层次,我们以前有经常开展关于废电池污染问题的主题班会,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并且也能够在行动上同语言保持一致。”峰江中学的陈晓老师说。

  在走访峰江中学时,记者发现整个校园干净、整洁,绿化把校园打扮的生气昂然,因而峰江中学有“绿化校园”之称。在教学楼的每一层都设有一个漂亮的废电池回收箱,箱子的位置摆放得很科学,通风且干燥。据学校一职工说,这样电池收集了放那也不会有污染,外壳完好的电池不会对环境或是人体造成伤害。现在学生接触的电池较多,不能妥善保管,放在学生身边一不小心电池里的液体要是泄漏了,就不好了。

  “我在学校得时候,会把用完的电池放到回收箱中。但是在家里,我就会直接丢进垃圾桶,有时候也会把家里的废电池带回学校扔进那个回收箱。我们学校上个学期还开展过‘废电池回收’的活动,我回家还跟我父母宣传过呢。”就读该校七年级的李圣洁说。家住路桥中学附近的七年级三班的曾荣荣告诉记者,在学校,他会把废电池扔进回收箱;在家里,父母会把电池收集好,等多的时候扔进附近的电池回收筒中。父母和老师经常教育他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废电池对自然界的破坏很大。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所学校的学生对于废电池的污染问题的了解,对于环保的意识都已经有较高的水平,甚至于能说出废电池里面一些重要的重金属物质以及它们的危害性。

  朗朗书声在校园响起,一个个胸前挂着“环保小卫士”牌子的学生穿梭在校园中,这对于路桥来说,实在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

  “我们现在愁的不是电池回收不到,而是回收的太多了,你看这张桌子上都放满了,但是如何处理这些回收到的电池,却成了一个问题,上一步做好了,却没有了下一步,这样的一件事情实在是头疼啊。”学校的一位领导如是说。

  而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也是路桥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种问题似乎对于学校学生回收电池、有环保意识的百姓回收电池的巨大热情的一个讽刺。如何解决这“下一步”,是一个值得政府深究和探讨的话题。

一个颇为尴尬的局面

  2003年10月9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建设部、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制定并出台了《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文件中强调:充电电池和扣式电池的制造商;充电电池和扣式电池的进口商;使用充电电池或扣式电池产品的制造商;委托其他电池制造商生产使用自己所拥有商标的充电电池和扣式电池的商家,应当承担回收废充电电池和废扣式电池的责任:而作为环境管理的政府部门应按照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对批量废电池的流向进行有效控制,禁止在转移过程中将废电池丢弃至环境中,禁止将文件中规定的需要重点收集的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中。

  记者电话采访路桥区的环保分局时,该单位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其实在前些年,我们有搞过类似的‘废电池回收’活动,并且也在一些地点设置了回收箱,但是百姓对于这一类的环保意识很低,使得回收率很低,这也导致了最后这项活动不了了之。废电池回收是一个困扰很久的问题,因为资金不足,废电池回收之后,政府也没有办法进行很好的处理,也只能够是埋掉或是焚烧掉,这两种方法其实也是不科学。所以到现在,我们也无法很好的解决。”

  在采访中,该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政府现在对于民间的电池回收既不鼓励,也不反对,但还是希望路桥的百姓能够谨慎对待这件事情,路桥的环境是需要大家共同去维护的。

  据了解,我国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产业目前尚缺乏政策扶持。废旧电池处理的利润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政府补贴和处理过程中生成的新产品,如锌、锰、汞等。国外通行的作法是: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实行“政府补贴”,即处理一吨废旧电池,政府给予相应的补偿。但是,在路桥,却没有相应的补偿。

  在路桥,没有出现过拿着长矛,冲刺在环保道路前面的“唐吉诃德”,如今散落在各个角落的废电池正以嘲讽的眼神嘲笑着这个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的地区。或许时间能够证明这些躺在路桥街边,垃圾箱里、河塘底、草坪中的废电池是否会给这里的百姓带来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