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用品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页  
  收藏本站 | 联系商城 | 网站首页
   
   
ddd 公司概况 商城播放 市场主业 商城党建  
  最新播报  
  视频播报  
 
 
 

 

 

 

 

 

 

 

 

    商城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商城播报
   
 
从劳动时代走向资本时代

发布时间: 2009-06-17 来源: 本报记者 庄向娟 打印】【关闭
       
 

                      金融危机中的路桥工业速写

  2009年5月6日,台州市通力制冷元件有限公司。一排排明亮的新设备整齐地摆放在场地中央,工人郭影熟练地将一个工件放上机器,这台机器随之就能自动完成接下来的六个工序。

  这是该公司最近的一项技术改造成果,使用了这项由该公司自行研发的新技术,原本需要6个工人才能完成的成套工序,如今只要1名工人就能简单完成,而且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

  而在这个车间的一旁,记者看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遍使用的冲压车床,这是路桥工业起步时的生产技术的代表。工人冉心伟在机器旁操作,看着他飞快地将工件直接放在“咔嚓咔嚓”的工位上,记者不免为他捏了一把汗。

  “说实话,就一普通的劳动妇女培训半日,我就敢让她单独操作新设备,而没有半年工龄的老工人我是不敢贸然让他操作冲压机床的。”该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宋雪峰说道。

  宋雪峰向记者介绍,由于技术改造还没有全部完成,因此可以看到新旧两台设备的对比。在今年接下去的日子里,公司预备投入300多万元全面淘汰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的制造装备和工艺,全部推行自动化设备。

  “我们公司的产品主要是向日本出口,日本客户也经常到我们公司考察。说实话,我们现在的装备自动化水平已经超过了日本,这促使日本客商同我们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宋雪峰自信地说道。

  发生在台州市通力制冷配件有限公司的这一幕,如今在路桥可不算个别现象。

  随后,记者走进了位于区科技研究孵化基地的浩风机电研究所。所长张锋带领我们参观了他们正在研发的两台自动化设备,一台是专供轴承生产企业及有类似需求企业切割钢管之用的全自动割管机,一台是电子计时晶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据张锋介绍,这两台设备都是应企业需求而专门为其研发的。第一台机器已经进入了最后的调试阶段,投入使用后,原本1个人才能完成1台机器的割管工作,而现在只要2个人就能管理50多台设备的生产。而另一台正在测试完善过程中的设备所生产的产品,目前在国内仍以手工生产为主,精度较差,只能应用于玩具上的计时,价格也只有几分钱一个,而机械批量生产的精度较高的晶体目前主要在日本生产,应用于电子表,价格却要十几元一个,这个设备如果研制成功,将极大提高国内类似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

  据张锋介绍,2007年至今,浩风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和100多家企业签订了100多个技术合作项目,涉及装备改进、产品开发、工艺更新等多个方面,而路桥企业的潜在庞大需求正是浩风落户路桥的直接动因。“随着去年欧美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路桥的企业产销量一度下降,一些企业不得不处于半停产状态,大批熟练工人回内地或其它地方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恢复水平和劳动强度的可承受能力也随之下降,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这些情况都促使企业寻求更为方便和更为便宜的生产要素来替代劳动力,这个时候,以自动化设备为代表的资本品就开始成为企业的主要需求方向。”张锋如是说。
   
  如今,我区工业的这一转型在各项经济数据中也开始显现出来。一季度,相对较低的利率使资本更多地流向了生产企业。到3月底,我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68.52亿元,同比增长22.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贷款余额73.47亿元,同比增长25.5%;工业用电量也止住了下滑的趋势,3月份的工业用电量增幅比前两月增幅回升1.1个百分点,但企业的用工却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密集使用劳动力向密集使用资本的转变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科研开发的热情不减。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1—4月份我区共备案审批工业技改项目13个,总投资6.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5.9亿元,而上报省级科研项目13个,市级28个,区本级有80多个。种种迹象表明,危机中的路桥企业并没有坐等馅饼,而是强练内功,积蓄能量,预备在下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到来之前,做好抓住机遇迎接大发展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