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对于蔡小法来说是真正的“劳动节”。3天的假期,他都在认真准备着下一场讲座的讲稿。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曾有36年教龄的蔡老师侃侃而谈,言辞简练却又多精辟,早年的教师生涯让他习惯性地边聊天边做着手势。
充实,才能快乐
今年72岁的蔡小法,一生中有大半时间充当着老师的角色,因为这个根深蒂固的形象,现如今,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蔡老师”。
老年体协每年都要开展大量的活动,作为老年体协主席的蔡小法更是忙地像是一个转不停的陀螺。然而,面对这样的忙碌,蔡小法却觉得很充实,很快乐。
“我星期六、天都要工作,哪天我要无事可做,就会觉得很多余、很空虚。生命只有一次,且人的生命又是短暂的,总要在这不长且宝贵生命中,多做有益的事。”蔡小法颇有感触地说。
翻开厚厚的“老年体协成立10周年”的纪念册,可以看到蔡小法与同事们在这十个年头精心策划的各类体育赛事,甚至有远赴国外的表演。 蔡小法概括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只干能干的事,干些该干的事,少干违心的事,不干亏心的事,多干值得干的事。
提到同样占据着蔡小法生活大部分时间的“讲座”,立刻让这位70古来稀的老人犹如小孩吃到糖般地兴奋,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手势也越发的多起来。
“我是97年到老年体协的,那时正值香港回归,我就翻阅大量材料,撰写讲稿,准备开个讲座,结果发现讲座很受欢迎,我的兴趣和信心就一下子被提上来,之后就开始了讲座生涯。到现在为止,单单是老年养生这类题材的讲座就开了近400场。”蔡小法如是说。
当然,他的讲座都是义务的,甚至连开水都是自带的。
做人,要做大写的人
蔡小法有一句人生格言:“做人,要做一个大写的人、正楷的人。不要做一个小写的人、草写的人。”
古来稀的蔡小法娓娓道来。在他为人师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的一男生告诉他,看到班里的一女生在校外偷钱包。于是,当天中午蔡小法就等在校门口,待看到那名女生时,便将她带到办公室。他没有直截了当就让该女生拿出钱包,而是同她讲了一个“诚实做人”的故事,听完这个故事,女生当场将钱包交与他,并认错道歉。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特别是年少轻狂时,如果能够即时改正,认真的对待这个错误,那么同样是个‘大写’的人。”蔡小法说。
同学生关系颇好的蔡小法,有一次带几名学生去椒江烈士墓园扫墓。那天下着雨,大家都带着伞,结果在爬的时候,一个学生不小心把伞尖刺中蔡小法眼睛,当场就流血。这位学生吓坏了,羞愧得头都抬不起,蔡小法当时就说了一句:“是我不小心把眼睛碰到你的雨伞尖。”
“其实事实就是如此,错的是我,他在前面爬,我在后面追地太起劲,一没注意就撞上了他的伞尖,没必要因为我是老师,或是流血一方是我,就把责任推到另一方,做人要实事求是。”蔡小法无比真诚地说。
豁达的蔡小法,同身边的人都相处地很愉快,同是老年体协的杨先生告诉记者:“同蔡小法一起工作是很快乐的,他为人随和,有时爱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工作时也会让原本可能有些紧张的气氛得到缓解,说句实话,我还是因为他才决定到老年体协工作的。”
最美不过夕阳红
热衷运动的蔡小法,在他身上一点都寻不到七旬老叟的影子,此刻,坐在记者面前的他看上去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只有强壮的身体才能应对繁重的工作,才能减少子女的负担。”蔡小法肯定地说。
他把这种想法也实践到工作中,除了开展大量的老年保健养生讲座外,也积极地组织区里的老年人参加各种的体育活动。
蔡小法颇为自豪地说:“我花了九年时间跑完25000里路,不过,现在老了,我就把跑步改成走路,平均一天要走20里路,上下班走路,晚饭后坚持走一小时,我把自行车都卖了。”
“运动不仅仅能够锻炼人的身体,同样也能锻炼人的意志力。”蔡小法说,“大年初一的时候,下着雪,我就撑着伞在雪中走了一个多小时。一个人不能给自己太多借口去偷懒,借口是意志力不强的人的说辞。”
获得过很多荣誉的蔡小法认为,荣誉只是一种对他工作的认可,现在的他,觉得生活最需要一种开朗的心情,淡薄些名利,消磨些势利,这样一路走下去,才能够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