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已入夏,经济危机的余波却尚未褪去,国内会展业在过去的一年里难以独善其身。
而作为中国塑料行业首屈一指的展会,第九届中国塑料交易会是否有自己独特的应对措施,“寒流”是否会侵蚀展会的“肌体”,影响展会的效果呢?
6月5日,记者从塑交会组委会了解到,本届塑交会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国内国外招展双拳出击,新老客户双环锁定,虽距离开幕还有3个月,但预计的1200个展位签约率已达80%。
全面辐射,招展进程风生水起
有备则无患。2008年6月,第八届中国塑料交易会一结束,组委会就立即展开工作,对新一届观众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并合理分析,同时进行了两轮信息发送,及时将塑交会进展情况反映在网站上,让观众第一时间了解塑交会的最新信息。
但行动的未雨绸缪,同样避免不了经济“寒流”压力,面对大量塑料行业企业效益的下滑,如何挑战危机尚未见底的市场环境,全面辐射普遍撒网成了组委会的第一招。 根据资料库里的企业名录,组委会以电邮、电话的方式广发“英雄帖”。针对宁波、温州等塑料产业较为集中、发达的地方,工作人员采取上门招展的方式,深入推介塑交会。
同时,组委会通过和各省市行业协会、专业展会、媒体合作,到全国各塑料产业相关市场和专业展会等塑料企业集中地邀请企业和观众,发放塑交会门票3万余张,进一步加大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邀请力度,保证了到场企业和专业观众的数量和质量。
今年5月18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在广州举行,市国际会展中心主要领导组团8人参加,共走访100多家行业代表企业,发放展会资料7000余份。
据组委会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原料展区,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原料巨头已经确定了展位;机械展区,“香港伊之密”一口气就吃下了120平米的展位,准备特装亮相,“宁波海天”、“宁波伟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西诺控股集团”、“宁波亨润集团”定下的展位都超过了100平米。在制品展区,霄美、中天等老面孔也都提前预定了展位。
品牌效应,展会人气与日俱增
和往年一样,今年的塑交会仍设原料、机械、模具、制品四大展区,而作为历届展会断板的模具展,从一开始就让组委会心生疑虑,可结果恰恰出乎意料。
“今年模具区的招展应该用‘喜报频传’来形容,连续5年参展的‘南方机床’,早早地预定了展位,‘久久机电’去年只有4个展位,今年打算预定20多个展位。”市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俞淼告诉记者,这一良好形势的出现,说明了塑交会越来越受塑料行业关注。
与此同时,国内两大知名的机床行业品牌“阿其夏米尔”和“米特郎”目前正在积极寻找台州代理商,并打算参展塑交会,从而进一步拓展台州市场。
“塑交会只是一个平台,但这一平台给我们企业提供的信息量却是相当可观的,这也是我们很多企业多年参展的重要原因。”一位刚刚报名参加的企业代表说。
作为国家商务部塑料行业惟一重点支持展会,经过八届的努力,“塑交会”逐步创出品牌,不仅促进了塑料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对国内塑料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
重点“突击”,国际之路再掀狂澜
走国际之路,创行业品牌,这一直是塑交会的目标所在,而就在当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今年组委会毅然将海外招展作为扩大塑交会展商来源的重要突破口。
从去年着手准备第九届塑交会开始,组委会加强了与海外驻中国的贸易机构及海外驻中国的大使馆的联系,充分调动其海外资源,批量引进海外采购商与参展商;通过主办、承办单位和各合作单位的海外渠道,确定海外参展商;加大委托代理力度,与代理机构、行业协会、海外展会合作引进采购商与参展商。
目前,西班牙瓦伦西亚洲将有六、七家塑料原料企业参展,组委会已为其设置了专门的展区。韩国已确定有两至三家机械企业参展塑交会,我国台湾地区也和塑交会组委会达成了合作共识,届时参展企业将携先进塑料机械参展。还有泰国、印度等7个国家的塑料相关行业将组团参观。本届塑交会的国际参展商数量将有飞跃式的突破。
业内人士分析,国际塑料行业企业已经开始试水台州,这些国外参展商虽然目前数量还不多,但他们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本国塑料产业市场的产品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塑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动向,对台州乃至全国的塑料行业企业广泛吸收国际产业技术信息,改进产品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发挥借鉴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