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首席记者 马克强 导报驻台州记者 陈余玉/文
2009年9月11日
【题记】
专业市场曾经是一种最快的浙商自我介绍方式。然而,另一种渠道正在悄然成长。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商人再一次改变了世界的交易方式。他们用一根网线连遍天下,绕过所有的中间渠道,独辟蹊径地解决了千年以来让商人最挠头的渠道问题。
就在第九届中国塑料交易会即将红红火火展开时,一个网上塑交会也已准备就绪。网上塑交会的意图非常清晰,就是想借互联网这个支点,将每年仅4天的塑交会搬到网上,实现365天的常年交易会。 这个由“中国塑料交易会组委会”和“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共同打造的网上塑交会的目标是一个永不落幕塑料行业盛会。 “‘网上塑交会’通过网络平台,把所有参展商、采购商的信息在网上发布,通过延长交易会的时间,拓展交易会的功能。”中国日用品商城信息中心的谢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上市场正在成为商城发展的又一个有力推手。 产业联动 以有形促无形 2001年,在第一届塑交会上,一个叫做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的网站也趁势开通了。在当时专业市场基本还在重视发展实体市场时,中国日用品商城的“触网”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响动。 “当时网站的几乎所有内容全部委托中国黄页,包括台州当地1万多家塑料制品企业数据的收集和发布。”谢经理在回忆起当时触网的经历时这样说到。 按照商城的说法,创建“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是为配合“塑交会”的举办和整合台州塑料产业资源。尽管当初只是为了给塑交会做配套和辅助,但无形市场的培育却早已在商城人的心中萌芽。 2000年以后,由于市场交易开始出现下坡的趋势,单一的市场交易模式也让商城人看到了危机。于是,无形市场建设成为商城人冀望撬动市场的又一有力推手。商城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与知名的网络公司和权威的专业媒体合作,浙东商品交易网、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中国汽摩配交易网等无形市场应运而生。 事实上,从1999年开始,商城公司就已经开始投入大笔资金,专门组建了拥有近10名专业技术人员的商城经济信息中心,专门从事管理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网络的开发研究,积极同国内知名的网络公司 “中国黄页”、“阿里巴巴”等合作,探索专业批发市场信息化管理模式和“网上商城”建设模式。 “中国日用品商城塑料制品市场,总经营面积1.6万平方米,摊位700多个,有近千家塑料制品企业,年交易额超40亿元,是我国最大的塑料制品专业市场。这是我们网上市场的最强依托。”谢经理告诉记者。 “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开通后,面向塑料及相关行业,采用B2B的业务模式,并引入“网上虚拟市场”的理念,为塑料制品及相关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行业信息和增值服务。 网上交易平台成企业新宠 2002年6月,中心利用自己的技术,结合实际,对整个网站进行重新架构。在完善内部平台建设的同时积极向外拓展,知名度不断提高,与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塑料机械网、中国塑料化工网、中国开门化工商务网、慧聪塑料网、搜狐商机、义乌小商品网等建立合作关系。 2005年3月,商城信息中心又搭建了网上塑料制品精品市场新平台,这个平台将为商城四区塑料经营户提供为期半年的免费服务,其中包括网上产品展示、信息发布、贸易洽谈等。 凡是收录在网上塑料制品精品市场的塑料企业均有一个独立的网页。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免费为其设计网页。内容包括公司介绍、精品展示、全部产品、供求商机、在线反馈等。 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经过长期的建设,当时网站日访问量达4000余人次,注册会员1.7万多位,信息累计近3万多条。在国际搜索引擎网站谷歌上查询“塑料制品”,“中塑网”名列查询结果的前两位,说明在业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能够为塑料市场的经营户提供一个有效的网络平台。 因此,一个全新的“网上塑料制品精品市场”新平台开通了。“借助‘中塑网’的平台,能够更好地帮助生产商开辟销售新渠道,扩大商城塑料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塑料行业的发展。”谢经理如是说。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专业网站,也为台州的塑料企业搭建了一个全新的网络交易平台,有力推动了无形市场的发展。 “通过对在线500家企业进行调查统计,通过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达成的合同成交额近5000万元。”谢经理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塑料制品网站,有注册会员9万余家,日点击率达8000多人次。 “台州的1万多家塑料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很多采购商、生产商的信息并不对称,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诸多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台州市塑料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陈嘉增告诉记者。“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的集聚效应无形中为台州的塑料产品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一个窗口。” 在逐渐完善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各项功能的同时,谢经理和他的团队正在为网站打造一个英文版,以求真正能够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平台。 整合资源,打造塑博品牌 在完成了塑料制品交易平台搭建后,商城开始专注于利用台州塑料产业巨大的无形资产,做好产业整合的文章。 “下一步,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的规划就是整合台州塑料制品的资源,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以无形市场的力量,打造一个台州塑料行业的品牌。”谢经理告诉记者。 “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在台州的塑料制品行业内,尽管有个别品牌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品牌,这就给商城一个机会。” 按照谢经理的设想,将来在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上展示的产品将统一使用一个“塑博”品牌。“塑博品牌下面将会有两三百个种类,近千个商品,而每个产品的供应商都将是台州本土的塑料制品行业。” 早在2004年,作为当地塑料产业发展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中国日用品商城就组建了商城塑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塑博”商标,进行品牌经营。如今,“塑博”品牌的塑料制品,已进入了娃哈哈、上海农工商超市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商品配送体系。 同时,商城还利用企业的信誉和实力,与大型石化企业建立战略同盟,作为他们的区域总代理,统一采购原料,低利润配送给企业。并成立了塑料科技服务公司,为塑料企业产品的研发设计、检测及相关科技信息的搜集提供服务。如今科技服务公司将被省科技厅授予“省级塑料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得益于这样的基础和优势,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还有底气喊出整合台州的塑料产业,整合的目的就是让行业的企业都得到发展的机会。”谢经理告诉记者。 对于整合台州的塑料产业,谢经理显得踌躇满志:“如果我在无形市场中掌握了话语权,无论市场搬到哪儿,行业内的话语权永远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记者也了解到,在成功打造“塑博”品牌之后,通过品牌专营店的模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拓展产品的市场。 “阿里巴巴用十年的时间成为电子商务的领头羊,我们的目标是,中国塑料制品交易网也将能引领商城攀上另一个高峰。”对于商城的新推手,商城人信心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