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用品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页  
  收藏本站 | 联系商城 | 网站首页
   
   
ddd 公司概况 商城播放 市场主业 商城党建  
  最新播报  
  视频播报  
 
 
 

 

 

 

 

 

 

 

 

    商城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商城播报
   
 
会展经济:1:9的杠杆效应

发布时间: 2009-09-14 来源:浙江市场导报 打印】【关闭
       
 
作者:首席记者 马克强 导报驻台州记者 陈余玉/文
2009年9月11日
    商城所办的展会,早已超出了专业市场的固有框架。它俯瞰的是台州、乃至整个浙江的支柱产业。并
以此为基础,支撑台州产业击水中流,浪遏飞舟。

    9月初,在位于路桥的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一场船舶类的展会刚刚落下帷幕,工作人员就又马不停蹄地忙碌了起来。9月17日,在这里将迎来一个更大的展会——第九届中国塑料交易会。
    从2001年起步,走过9年的历程,中国塑料交易会(下简称“塑交会”)已经从当初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区域性的展会逐渐发展成中国塑料行业内三大展会之一,也让台州的塑料产业迈出家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
    谁可曾想到,这个让台州塑料产业名扬四海的“塑交会”却是出自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之手。
一种模式:会展经济
    发展会展业,是商城创新发展模式的一个重点。1999年,商城开始涉足展览业,2003年台州国际会展中心投入运行以来,平均每年举办展览会18场次,特别是中国塑料交易会经过8年时间的培育,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塑料行业的知名展会之一,连续5年被国家商务部列为重点支持展会。
    时间追溯到1999年,由路桥区政府具体操办的首届中国日用品商品交易会成功在路桥举行。这也被很多人看成是台州会展经济的发端。而商城的一些老员工还记得,会展经济“1∶9经济效应”的说法还是在1999年日用品商品交易会上,由诸多专家学者第一次提出。
    作为全国市场的发源地之一,台州市路桥区商贸历史源远流长,是以商贸为重点的台州主城区之一,从1999年开始的首届中国日用商品交易会后,路桥区每年定期举办一次日用商品交易会。到2005年11月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日用商品交易会上,更吸引参展企业近500家,设展位900个,展览面积2.5万平方米。
    而作为路桥市场的龙头企业,中国日用品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注重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有机结合的发展思路上,也搭起“会展”与“信息”两个平台,并组建了“中国日用品商城展览有限公司”(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的前身),专注地发展会展经济。
    作为国有体制下的中国日用品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展会展经济的同时,毅然擎起了整个台州会展业发展的旗帜。2000年开始,商城接过了路桥区政府手中的大旗,尽心尽力地办起了“中国日用商品交易会”。2001年,又创办了“首届中国塑料制品交易会暨塑料产业发展研讨会”。
一张名片:塑交会
    在台州塑料产业蓬勃快速发展的同时,台州市政府也敏锐地洞悉到整个产业深层次、内源性的问题。为进一步全面整合台州的塑料产业资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拉动全市塑料产业全面创新与升级,2001年,台州市政府决定依托本地的产业优势,希望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努力,举办中国塑料交易会,打造台州塑料产业品牌。
    2001年,首届中国塑料制品交易会(中国塑料交易会前身)在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举行。当时,塑交会对台州塑料产业而言,还是一个刚呱呱坠地的新生儿。
    商城公司副总经理俞淼同时也是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全程参与了第一届的“塑交会”的举办。“第一届的困难的确很多,不仅我们缺乏办展的经验,而当我们出去招商时,很多人不知道台州,更不知道台州的塑料产业。”
    尽管困难重重,但就在这一年,台州人第一次尝到了“展会经济”的甜头。也是这一年,台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始动工建设,为后来每年一届的塑交会创立品牌和实现提升,奠定可靠的硬件基础。
    2002年,在第二届中国塑料制品交易会上,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廖正品提了一个建议:将“中国塑料制品交易会”的“制品”两个字去掉,改为“中国塑料交易会”,以进一步扩大参展范围。这一建议被组委会采纳。
    2003年,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落成。第三届中国塑料交易会得以在装修精美、配套设施完善的新场馆中举行。由于会展中心的改良设计,大型塑料机械得以直接进入中心一层进行展示,使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同等办展能力的展馆之一。
    从2005年开始,塑交会连续被商务部列为塑料行业惟一重点支持展会,这也是国内地级市举办的众多展会中惟一入选的展会。塑交会从此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个通道:对接国际市场
    近几年来,随着台州塑料制品企业不再满足于在国内市场中小打小闹,开拓国际市场成为众多企业的目标。
    看到了企业的需求,塑交会主办方也将海外采购商以及专业观众的组织作为重点,也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客商走进台州,走进塑交会。第九届塑交会即将开幕之际,再次引来了海外关注的目光。
    5月底,第九届塑交会组委会在韩国举行了海外首场推介会。“在推介会上,韩国很多企业和协会都十分惊讶,原来中国的台州还有这么一个广阔的塑料市场在。”俞淼告诉《市场导报》记者,5月23日第九届中国塑料交易会在韩国首尔举办推介会的当天,很多企业都对我市的市场前景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刚从广州考察回国,听说这里有推介会,一下飞机就拖着行李来到了会场,让我们十分意外。”
    就在推介会举行后的第10天,为韩国现代等知名汽车提供内饰塑料原料的WDAEOONG公司,立即在业务经理Song—GnnKim的带领下,于6月3日连夜乘飞机来华,6月4日早上近5时抵达上海后,又及时联系韩国三星物产株式会社上海代表处,马不停蹄地赶往台州。
    6月5日,在塑交会组委会和台州塑料行业协会人员的陪同下,WDAEOONG公司的相关人员考察了吉利、吉奥的配套生产厂家,对台州市场的态度完全改变,且有进一步合作的意向,表示择日再来寻找合作伙伴。
    就在导报记者采访的当天,一个由西班牙瓦伦西亚地区组织的塑料原料供应商组成的代表团专程赶到塑交会组委会,与组委会签下合作协议,并一口气要下了塑交会上的6个展位。
    毫无疑问,塑交会已经从默默无闻成为了业内为之侧目的影响力展会之一,更成为了塑料产业交流的国际性舞台。
一个支点:一个会展带动一个行业
    “有产业依托的专业性展会发展才有可持续性,也更有生命力。”俞淼向导报记者表示,塑交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台州塑料产业这么多年的不断提升发展,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塑交会的举行又为台州的塑料产业提升了品牌和影响力,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飞达吸塑就是诠释这一道理的很好例子。
    飞达吸塑是黄岩一家知名的塑料制品制造企业,2001年第一次参加塑交会后带回去了大量订单,而后每年它都在展会期间预订两到三个展位。公司老总朱利宾戏称自己是“傍”着塑交会成长的,他告诉导报记者,公司所有的客户都是从塑交会上来的,而它们公司的产值也从原来的几百万元做到了现在的几千万元。
    其实,从塑交会上得益的台州企业比比皆是。中天塑业、双马塑业、鹰鹏机械的发展无不向世人展示了催生后的茁壮成长。
    按照业内的说法,会展经济是拉动产业集聚与升级、激活各种生产要素、塑造产业整体形象的重要杠杆之一。举办塑交会是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个平台,提高台州塑料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推动塑料产业的发展。
    “塑交会品牌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台州市塑料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陈嘉增告诉导报记者,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退去,但今年的塑交会定能却逆风飞扬,借助塑交会这个良好的平台,台州的塑料制品企业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商机,渡过这个经济寒冬。
【商城大事记】
1997年,被台州市
绿化委员会评为1996年度花园式单位。
    被路桥区委、区政府评为1996年度文明单位。
    被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评为中国一流市场。
    被路桥区委、区政府评为1997年度先进集体。
1998年,被台州市
委、市政府评为1998年度先进单位。
    被《浙江日报》社、浙江省消费协会等评为’98服务质量信得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