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在路桥,知识产权对于企业来说还是个遥远的名词;如果你觉得,在路桥,企业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还只停留在一个概念;如果你觉得,在路桥,还没有专业的机构对企业获得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专业的服务。那我告诉你,你已经落伍了。
成功———海外维权
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坐落在双水路,两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坐满了盯着电脑屏幕的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电脑上显示着各种类别的复杂电子机械图纸和用各国语言描述的国际商标注册的相关资料,虽然忙碌却井然有序。
“我们刚打了一个知识产权的国际官司,获得了全面的胜利。”一走进位于三楼的总经理办公室,吴国华就兴奋地对记者说。最近,一家日本知名洁具公司状告我区一企业专利侵权,“南方”接下了这个案子的代理业务,“为这个案子,我们一共打了6场官司,从级别最低的行政官司一直打到最高院,最终使该企业免除了高额的知识产权赔偿金。”
如今,这样的官司用吴国华的话来说是举不胜举,“南方”也实现了从最初的单一国内商标代理企业向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企业转变。
“当下,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内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也正在洗牌中,而我们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优良的服务走在了前头。”吴国华自信地说道。就在前不久,省工商分局调研组来我区专题调研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南方”就作为一个典型向省局领导作了汇报,这成为吴国华信心十足的又一理由。
成长———专业服务 “我区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业体系。”吴国华说,很多企业在有了想法后就自己跑到国家专利局去查询,如果发现已经有人申请专利,于是放弃了研发打算,其实这种做法是很粗的。
吴国华拿出一份专利,指着一处文字说:“这里写着向左转3圈,结果就有人写‘向右转3圈’,因此获得了另一份专利,如果让我们表述,我们会说,‘旋转3圈’,同样一份专利不同的表述,不仅仅是专业区别于业余,而是让企业获得了更大的保护权限。”“南方”干的工作,就是给专利穿上一件严实的“保护衣”。
而事实也是如此,由于国家商标局和专利局一般只和代理公司打交道,一般的企业在获得知识产权保护上往往颇费周折。“南方”在近些年已经从国家专利局吸纳了4名专利代理人,同时在上海和南京建立了专家库,一遇到专业性较强的产权保护问题,这支足够强的团队就被拉出来“作战”,为企业提供既精又钻的知识产权服务。
如今,“南方”已经和我区多家知名民营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从企业的构想开始,就介入知识产权的战略构建工作,一直到后来的研发、申请、保护、维权,提供一条龙的服务。“企业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我们的价值。”吴国华说,知识产权在中国迟早会成为一种专业的服务体系,这样才能和国外的产业开展同等的竞争。
成就———无限商机
据了解,“南方”自2003年涉足国际商标代理、2005年涉足国际专利代理业务以来,目前已为我区以及台州170多家企业办理了国际商标注册业务,并获准了30多个国际专利,调处了10多件国际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去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我区的许多企业纷纷从原来的贴牌制造,转为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在海外开展专利和商标的注册,抢滩登陆海外市场。“今年1—7月份,我们就已经完成了去年全年的海外商标注册业务,金融危机给我区的产业升级带来了巨大商机。”吴国华说。
当前,路桥的企业仍处在金融危机中,正在从低端的产品制造向高端的品牌制造转变,知识产权正在成为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而“南方”就像航母上的护卫舰,为我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安装上一个永不枯竭的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