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中国(国际)塑料台州论坛主报告会在市国际会展中心多功能厅举行。此次论坛以“共创、共进、共享”为宗旨,剖析当前经济形势,解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了解行业前沿动态,聆听领导专家建议,促进技术项目资金对接,推动行业区域合作交流,促成产业转型升级。
出席论坛主报告会的有郑斯林、廖正品、胡斯球、袁普、钱耀恩、郑米良、陈才杰、蒋临、黄殿文、王恕杰、邱士明、戴冠福、马占峰、粟东平等塑料行业专家和各级领导。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斯球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他说,论坛的举行是台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对民营企业如何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加强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目前,全市拥有塑料行业企业1万余家,塑料原料年消耗量400多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456亿元,塑料日用品全国占有率达60%。市委、市政府为塑料产业量身定制了五年发展规划,确定了台州塑料产业突围的战略:走高端路线,进行结构调整,引导企业打造科技含量高、品牌价值高的塑料精品,增强整个产业的抗风险和应变能力。
论坛上,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会长廖正品指出,此次塑交会吸引了全国近500家企业参展,世界几十个国家、地区采购商的参观采购,塑交会的品牌效应正在逐步增强。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主办方又隆重推出中国(国际)塑料台州论坛,这是中国塑料业界的一件喜事,对研究和探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塑料工业发展趋势有着重大意义。廖正品希望,这种论坛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找准定位、抓住机遇,逐渐形成塑料行业的一种共同期待,为当地乃至全国塑料行业发展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建议,推进塑料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全国人大常委、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会长、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作《企业如何面对金融危机走出困境以及中央有关政策》的报告。报告从金融中应汲取的教训,我国下阶段经济发展趋势,中小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等方面展开。郑斯林分析,在汲取的教训中,应理清虚体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消费和积累的关系、金融工具创新和监管的关系、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口和内销的关系、成本和质量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趋势中,应掌握城镇化比例、工业国进程速度、物质投入量等要素,全面了解形势变化;在中小企业应对危机中,要把握小商品能做大市场、小工场含有高科技、小企业可成大公司、小企业有高适应性等特点,解决抓住国内良市、提升人才资源、健全服务体系等几大问题。 随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宋立作《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展望》的报告。宋立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基本态势、宏观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复苏后我国经济增长趋势展望四个方面阐述报告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