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魅力的风景线
——老经营户话说新羊毛衫市场
□本报记者 王旭敏

义乌客商正在采购羊毛衫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王婉玲 摄
春日午后,林汝民坐在中国日用品商城四区管理办公室,与工作人员们闲聊着,话语中始终围绕着楼下崭新的新羊毛衫市场。 作为有着数十年羊毛衫经营经验的老商户,在林汝民的眼里,自己赶上了发展的好时期。 “原先的老六区是铁皮房,夏天热,冬天冷,货物进出很不方便,但现在好了,四区的设施相对完善,外面的停车场也宽敞多了。”林汝民一边指着窗外的过道,一边和记者描述着新羊毛衫市场的环境。 而林汝民口中的老六区,便是中国日用品商城位于商城路边上的原羊毛衫市场。今年2月2日,商城羊毛衫市场进行新一轮招租,租期为2010年2月21日至2013年2月20日。为减轻经营户的资金压力,商城公司推出摊位租金一年一付的优惠政策。 农历正月初六,当人们仍沉浸在新年的欢愉之时,新的羊毛衫市场正式开门营业了。 搬入新市场勾勒新蓝图 “我现在有6排19至21号的3个铺位,但我还想把对面的铺位也租赁过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经营面积。”林汝民说,目前羊毛衫市场的经营环境虽有所改善,但面积仍无法满足业务需要,如果有更大的铺位,他想做一个产品的展示间,方便客户前来选购。 事实上,在去年的铺位招标时,推出183只摊位,而卖出的票号却有432张。“那时我自己拿了3张票号,还委托朋友帮我也领取了票号,目的就是让自己在竞标中争取到更好更多的铺位。”林汝民如是说。 “羊毛衫市场和其他市场不同,都是以大量批发为主,但各家有各家的特色产品,所以市场内很多铺位在外装修上都有着保密措施,而内部空间的大小直接影响了产品展示位置是否宽裕。”林汝民告诉记者,市场内所有经营户几乎都“半关门”状态,但这并不是说大家生意不好,而是市场性质和防止同业效仿所致。 6平方米铺位千家生产商 聊起自己的经营构想,林汝民总有说不完的话,现在的铺位比老六区的铺位价格翻了很多倍,可众人还是趋之若鹜,这让他倍感压力。 事实上,在年初的招标会上,铺位的最高中标额达187080元,但每个铺位的面积仅6平方米左右。 “要知道,原先老六区虽然硬件条件差,但铺位比现在的大,租金只要几千元一年,如此竞标的结果只能说明羊毛衫市场前景广阔。”市场管理员如是说。 诚然,羊毛衫市场租金高涨的背后,商家的“钱”景也是十分喜人的。 “我在五区还有铺位,那里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了解到今年的流行色和图案。”林汝民说,每年羊毛衫的流行色彩基本上是跟着春夏装走的,这已经是一个惯例了,所以五区的铺位是他捕捉信息的重要来源。 林汝民的铺位在不断扩大,而在其背后的产品链也大大增强。“最初有部分是自产自销的,但这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现在我进货的厂家就有上百家。”林汝民说,羊毛衫市场内几乎每个经营户的背后都有各自不同的货源,但供应厂家不会少于百家。 据悉,台州尤其是路桥、椒江北岸、温岭等地的羊毛衫生产几乎都是以路桥羊毛衫市场为出货口,其中儿童羊毛衫更是在业内小有名气,这或许也是羊毛衫市场为何如此繁盛的原因之一。 商城傍晚最美的风景线 “少则几千件,多则上万件,每天傍晚打包,有时还要忙到半夜。”林汝民说,现在的羊毛衫市场依旧延续了路桥市场“卖全国”的辉煌历史。 据介绍,每年6月开始,羊毛衫订单就纷飞而来,市场内洽谈的场景随处可见。 新疆、黑龙江、辽宁,甚至俄罗斯,在林汝民的口中,报出的地名均是他销售的产品所到之处。“羊毛衫市场的大部分产品销往北方,我们国家太大了,这边夏日炎炎,那边就已经转冷,所以每年都是先供应北方市场。”林汝民说。 在这十几年的经营过程中,林汝民还有一个感触:羊毛衫市场从来不缺老外批发商的影子。事实上,很多经营户都有这样的感受,带着计算器,说着蹩脚的中文,老外便和你谈生意。 “白天从四面八方来的商家和你洽谈下单,傍晚四点左右,其他区域的市场都关门了,但羊毛衫市场却开始热闹起来。”据林汝民描述,那时各个经营户会根据今天下单的数量,开始往市场运货,车来车往,装货卸货,构成了商城傍晚最美的风景线。 “这样的场景只有看到后才知道,有时单子多我们要忙到下半夜才能把所有的货物打包装车。”林汝民的话中透露出经营户的辛劳,但同样也带着几分欣喜,因为新搬迁后的市场或许可以给他带来更多的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