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团都来了
□本报记者 张天莺
七月里的三次摊位投标,不仅牵动着商城每一位经营户,而且还牵动了他们的亲朋好友。在投标现场,亲友团们都来啦! 王先生曾在商城做过七年生意,又经历过多次的摊位投标,选摊经验丰富。七月里,他成了最抢手的“军师”。他告诉记者,三区一楼摊位投标时,他是应朋友之约前来帮忙出主意。当五区成人装摊位投标时,约他出谋划策的人可多了,有大姨的小孩、有想创业的侄女。为了做好参谋,王先生说自己好几晚没睡好觉,对招商政策不知研究了多少遍。 林春花是陪着媳妇、儿子来的,她说,“投标是件大事,投到摊位,就解决了儿子、媳妇的就业,我是来给他们助阵的,希望他们能沉着冷静,投个好摊位。” 张大叔,称得上是一位周到的后勤服务员。又是当司机,又是送便当,午后选摊时,儿子没地方坐,他顶着火热的太阳,回家拿板凳。他说,“只要儿子能选到好摊位,这点小事不算啥”。 投标现场,最小的亲友团成员当数这位还在妈妈怀里吃奶的小宝宝了,虽然啥都不懂,但却是爸爸妈妈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年轻的妈妈怀里抱着宝宝,一边还在专心地记录着选摊情况。妈妈说,“希望投到好摊位,赚更多的钱,为宝宝提供更好的生活、教育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