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用品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页  
  收藏本站 | 联系商城 | 网站首页
   
   
ddd 公司概况 商城播放 市场主业 商城党建  
  最新播报  
  视频播报  
 
 
 

 

 

 

 

 

 

 

 

    商城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商城播报
   
 
中国日用品商城:平面位移谋立体提升

发布时间: 2011-04-13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打印】【关闭
       
 
中国日用品商城:平面位移谋立体提升
   2011年04月11日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报告表述

强势推进专业市场整合提升,开工中国日用品商城、浙东南副食品市场等生活资料产业集聚区首期项目,启动路桥化工特种设备交易市场搬迁、方林二手车市场扩建工程,做好横街泉井不锈钢市场、路桥有色金属材料市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抓好路桥建筑装饰城二期、陶瓷卫浴博览中心、小商品批发市场改扩建一期等工程,基本建成台州市机电五金城东扩项目。重视无形市场开发,加强路桥商贸网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网上市场。

——摘自路桥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全力推进生活资料专业市场资源的整合,切实推动中国日用品商城、 浙东南副食品市场、小商品市场等项目向园区搬迁,打造成台州消费品的集散中心。

以中国日用品商城整体搬迁为重点, 通过合作、 整合等方式, 将中心城区的主要生活资料市场迁到生活资料市场园区。重点发展副食品、 服装、 家装、 小商品、 日用品等市场。

——摘自路桥区“十二五”规划纲要

重点叙述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中国日用品商城是路桥市场的龙头企业,所处的区域是路桥城区最繁华的地段。

路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中国日用品商城整体搬迁为重点,通过合作、整合等方式,将中心城区的主要生活资料市场迁到生活资料市场园区”。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承载着再创商城新优势的重任,建于1994年的中国日用品商城又一次站在历史起跑线上。

“搬迁是城市发展、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路桥的市场起步早,但是在近年发展中也错失许多良机,‘十二五’期间的商城整体搬迁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4月2日,中国日用品商城董事长韩克华这样对记者讲述整体搬迁的必要性:城区拥堵的交通不适应批发市场物流大进大出;与省内其他同类市场相比,设施落后,没有竞争力;城市的发展需要商城腾笼换鸟……

新市场规模,省内前三

中国日用品商城将整体搬迁到位于螺洋街道与桐屿街道的西市场园区(生活资料市场园区),路桥财富大道以西、文化路以南,首期的规划面积为312亩,建筑面积大约50万平方米,按照“三年建成、五年繁荣”的要求,将市场建设成批零兼营、辐射台州以及周边地区、符合主流消费层次的现代化综合性商贸平台。

“项目现在还在规划阶段,还未进入建筑设计的程序,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二十年不落后的国内一流市场的水平,在营业面积上将争取进入浙江省内前三”,韩克华说。

浙江是全国的市场大省,义乌小商品市场已是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浙江省内前三其实就已经是国内一流水平了。

档次有了质的飞跃

搬迁之后的中国日用品商城与现在相比有哪些不同?

一是定位更清晰。从“大而全”向“精而专”蜕变,抓住“日用品”的市场定位,定位专业市场综合体。专攻服装服饰、副食品、家居用品等细分市场。以不同档次的商品和不同层次的业态引领台州主流消费的潮流和风尚。

二是规模更大。摊位的数量扩容,摊位的单位面积扩大,购物环境有脱胎换骨的变化。现在商城单间摊位只有6平方米,对于经营户来说,几乎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三是配套更齐全。整个西市场园区未来将集成提供各类生活资料类商品以及物流等商务配套,以“最低综合购买成本”优势,吸引消费者与中小采购商在新市场内集中购买,以集聚效益来带动更广泛的人流和商业机会。

四是业态更丰富。兼容批发与零售,鼓励商户利用物流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吸引一些新品牌入驻。

五是培育新行业。凉席、草席市场是商城下一步重点开拓的市场,台州的纸编席产量占了全国的90%,这方面有一个很好的产业依托,完全有能力做成夏令家纺这个细分市场全国领军地位的新产业。

搬迁不是新瓶装旧酒

“市场搬迁只是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通过搬迁实现产业的整合和提升,整合客户资源、品牌资源、市场主体,提升硬件、业态、交易方式和交易种类。”韩克华说,海宁皮革城通过搬迁形成集聚效益,成为市场的后起之秀,就是一个成功的样本。

与以往单纯的店铺不同,中国日用品商城在规划中引入了“区域商业总部经济”概念,即吸引相关产品的品牌区域总代理、总代理设立旗舰店、总部,集聚高端的市场资源。在招商上,面向全国的台州籍商人抛去橄榄枝,吸引他们回乡创业。

韩克华还透露,2004年商城就已经开始上市辅导,在“十二五”期间,商城争取成为国内第四家市场类的上市公司。

个体讲述

讲述人:罗雄文

路桥区现代商贸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搬迁也是一次转型升级

路桥自古商业氛围浓郁、办市场开全国之先河,直到现在,去路桥市场采购成为许多台州人的习惯性购买行为,但是与浙江一些专业市场相比,路桥落后了,例如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柯桥的轻纺城、海宁的皮革城在全国的知名度和辐射力都超过了我们。

目前路桥共有专业批发市场33个,年交易量亿元以上的市场有23个,10亿元以上的市场有8个,这些市场散布在路桥城乡各个区域。梳理一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齐头并进,二是数量多、专业性强、档次低、规模小。而且由于大部分市场是村办企业,难免存在重眼前、轻长远;重利益、轻谋划;重分配、轻积累;重关系、轻制度的弊端。

“十二五”期间,中国日用品商城、东南副食品市场等一批老市场将搬迁改造,这既是城市发展的要求,也是专业市场升级换代、转型升级的机遇。在这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树立现代服务业发展理念。

首先要改变目前现金、现货、现场交易的传统模式,由专业人士经营管理市场,使市场朝着专业化、集群化、商场化、品牌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要围绕台州的特色产业做市场,实践证明要办成有区域辐射力的市场必须要有当地产业为依托,日用塑料制品、有色金属、农机、汽车用品、电动车都是有能力做成“买台州、卖全国”的专业市场。

此外,不能就市场发展市场,与市场相配套的物流、会展、外贸、电子商务、中介、广告等相关产业也要同步发展。

作者:沈海洲   责任编辑:余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