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用品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页  
  收藏本站 | 联系商城 | 网站首页
   
   
ddd 公司概况 商城播放 市场主业 商城党建  
  最新播报  
  视频播报  
 
 
 

 

 

 

 

 

 

 

 

    商城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商城播报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发布时间: 2012-01-13 来源:本报记者 汤慧芝 打印】【关闭
       
 
     商城食堂除初一到初六歇业外,一年几乎无休。食堂工作人员每天起早摸黑,为就餐者吃饱吃好而辛苦忙碌。12月14日,记者在食堂过了一天帮厨生活,真正理解了食堂管理人员杨仙章和骆春菊说的一句话:“别看食堂工作是后勤,但需要付出的是一线的热情。”

  4点开始做早点

  6时,记者来到食堂,蒸笼上已经冒着热气腾腾的水雾,电饭煲里炖着豇豆,香气四溢,几十个馒头在案上醒着,厨师徐小群穿着白大褂正在包包子。只见她拿起面皮,填上肉馅,拉起十多个褶子,十多秒一个包子成型。做好包子,徐小群又开始麻利地包饺子,看着她忙碌的身影,记者也加快了包饺子的速度。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徐小群和张红军夫妇接手商城食堂以来,面点都是自己亲手做,每天都会供应十多种早点。“最辛苦的是我老公张红军,除了掌勺,每天4点发好面,然后才去买菜。我基本上是5点到食堂。四年了,我俩天天如此。”徐小群边说边做,现磨的豆浆煮沸了。

  6时15分,张红军推着一筐菜,回到了食堂。没有片刻休息,张红军打了三个鸡蛋,切好胡萝卜丝、葱蒜等配料,开始炒粗面……7时,蛋糕、菜饼、泡菜等十多种早点已经准备齐全。早餐按时开卖。

  此时,张红军也没闲着,开始了午餐的准备工作。淘米,配菜……为了让职工吃好,他是绞尽脑汁。每天十五六个菜,一周里努力做到不重样。张红军说:“大锅菜比不上小炒,只能从新鲜上下功夫。每天的菜基本上现买现做。”

  贴心来自于用心。蒸中饭时,记者看到蒸笼里多出两个馒头,徐小群笑着说:“有位员工午餐时吃不了硬米饭,每天中午我们总会特意多蒸两个馒头。”为了服务好职工,夏天他们特意准备了绿豆粥、凉粉等消暑、降温食品,如绿豆汤、木耳汤、凉粉等。到了冬天就是一些温补食品如桂圆汤、红枣汤等。

  俗话说,众口难调。但夫妻俩的真诚付出并没有白费。从食堂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就餐人数呈上升趋势。

  碗筷蒸了半小时

  “早上在食堂买几个馒头,中午买点菜,回家就不用做饭了。”“是啊,现在食堂饭菜花样多,味道不错还挺卫生。”就餐时,不少员工给食堂投来好评。

  员工们的信任,就是管理者的责任。食堂管理人员老杨和老骆说:“对于厨房采购的菜和油我俩隔三差五的抽检。商城食堂办了12年,我们也和食堂打了十多年交道,吃饱容易,吃好难,平平安安是万福。”记者在工作中看到,甜品调味剂用的是红糖和白糖,油是桶装油……徐小群说:“食堂好比是自己的家,我们不会用甜蜜素、增白剂、地沟油、膨化剂来糊弄自己的家人。采购的物品都是有证可寻的。”

  把卫生安全印入脑子的还有两位工作人员——黄成莲和戚青莲。6时30分两人准时上班。拣菜、洗菜、洗碗马不停蹄。大白菜首先被浸泡在水池里。“一小时后才会捞起。”黄成莲说:“我在商城食堂干了7年,择好的青菜要浸泡半个小时,有效去除菜叶上残留的农药,再冲洗两遍,常年累月都是这么做的。

   而只有3个月食堂工作经验的戚青莲做起打扫工作一点也不马虎。早餐碗筷洗好后,被及时地放进了蒸箱,“大约需要半小时,午餐后的碗筷也是这么消毒的。”说完,她开始清洗一张张餐桌、餐椅,并对地面做了清洁。她说:“每天都这么干,到了周末就餐者少的时候,还要用清洁球擦地面。”

  多备饭菜供应足

  每天用多少食材进多少料,按每天就餐的人数准备饭菜,在做好定量饭菜的同时,再多准备一些半成品,以防特殊原因就餐人数突增的情况。张红军的这些做法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是杜绝了浪费。“餐巾纸盒不要装得过满,以便就餐者使用。”“牙签盅要经常检查、及时添加。”餐前餐后,食堂工作人员总会检查小细节,力求做到最好。“现在物价变化快,我们尽力让员工吃得实惠,但食堂就餐人数不定,增加了不少经营难度。”张红军闹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