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更多的外商来台州参加第四届中国塑料交易会,7月22日,商城展览广告公司组织的18人招商组赶赴义乌宣传推介,本报特约记者同行采访,并发回如下报道。 ———编者
7月22日,商城展览广告公司赴义乌招商组18人分两批乘车浩浩荡荡地驶向义乌。
招商组此次行程的目的,主要是为10月29日—31日在台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塑料交易会打广告、作宣传,以招揽更多的外国客商。
塑交会要与国际接轨
路桥已连续3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塑料交易会。
塑料产业是台州的支柱产业,拥有一万余家塑料企业。据台州市塑料协会提供的资料,2003年全市整个塑料行业的年产值超过230亿元。
塑料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多年来沉积的底蕴为台州举办塑交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但在肯定台州塑料产业的亮点和成绩的同时,一些业内人士也指出其不足之处:与广东一些地区、浙江义乌相比,我们的产业、产业链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是外贸这一块成为“短腿”。
如果死守国内市场,与国内同行进行激烈的短兵相接,其结果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台州塑料产业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
招商,广招外商,一年一度塑交会走在了产业发展的前沿。让老外来台州参加中国塑交会,成为所有力求将塑交会办得档次更高、影响力更强的人一个共同的心愿。
义乌外贸氛围浓
7月中旬,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克华带队对义乌市场及当地的外商分布情况进行了前期调研。
他们了解到,现常驻义乌的外商达5000多人,境外商务机构200余家,分别来自47个国家,其中以中东地区的为主。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塑制产品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相信台州具有价格优势的塑料产品适合他们的胃口。
在宾馆、饭店甚至在西餐厅,调研组在义乌期间进行了大量的随机访问。多数外商了解到台州的塑料产业优势后,纷纷对塑交会表现出极大兴趣。外商良好的反映令所有调研组的成员喜上眉梢。
招商人员兵分五路
出发前,招商组邀来专家,经过前期短暂而有效的培训。
到达目的地后,招商组对所有人员进行了任务分工。担任此次活动领队的会展公司副总经理俞淼担任“总指挥”,下分市场调研组、宾馆调研组、餐馆饭店调研组、办事处调研组、居民区调研组。
调研人员明确以下几点:进一步摸清外商出入的地带以及相对集中的办事处;遇到外商积极上前与其交流,向他们介绍第四届塑交会的相关情况;开展调查问卷,了解外商所需;如实登记,邀请外商于7月28日来台州进行前期考察。
7月22日至23日,仅仅两天时间,招商人员就走访了数十家外商驻义乌办事处,并与近百名来自印度、巴基斯坦、韩国、俄罗斯外商进行了洽谈。
走访中,大多数外商对10月底的塑交会表示出了兴趣,他们还想尽可能多的了解台州的概况,以及当地塑料产业的情况。外商的热情让招商人员充满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