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於 婵

人物档案
■姓名:胡洪云
■年龄:45岁
■摊位:五区一楼2排27-28号
■店名:鸿运童装
■经商时间:22年
■理念:诚信为本
商城五区童装市场的经营户们,甚至管理者们,至今都还念叨着2000年初,一个叫“兔仔唛”的童装品牌,怀念那时商贩扎堆抢货的热闹光景。“真是有什么就抢什么,刚卸下车就没了……”每念及此,大家都会提到一个人,“鸿运童装”的老板胡洪云。当时,就是他引进的“兔仔唛”品牌,也是他,第一个在商城童装批发市场里搞起了品牌销售,让一直只专注于中低档服装的经营户们惊觉“原来批发也能走高端路线”。
见到胡洪云,是在12月中的一天,壮实的身材,挺拔。说起话来,一板一眼,忠厚。这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其实,我最早是做技术,造船的,自己也没料到会卖童装,而且还一做那么多年。”胡洪云说,结缘童装是由于老婆蔡素娟,1994年左右,她在卖芝桥附近开起了童装店,而当时的自己还在金清造船。
“但那时造船的行情不是很好,我们投资造的2000多吨的大船,不仅投资大而且不好卖,资金流通慢,觉得压力很大。”胡洪云之前还特地考出了工程师职称,技术活都是自己亲力亲为。
记得是96年,路桥富仕广场建成招标投摊。胡洪云有了下海经商的念头,老婆做了几年的童装生意,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客户。当时招标采取抓阄的形式,先交两万元押金,买一张入场券才有资格抓阄。胡洪云运气不错,拿到了一个摊位。
原定当年的10月18日开业,胡洪云早早就备好了货,踌躇满志打算大干一场。结果那天一大早赶到富仕广场,建筑物外还是乱糟糟一片,地没整,路也没修好,周围还是荒田一片。“这可怎么开张,看样子还要再等个把月。这货都齐全了,过阵子要换季,这不全砸手里了。”焦虑中,旁边人来人往的市场引起了他的关注,是营业一年多的中国日用品商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吸引了大批的商贩。
“我开店的时候,也有部分货从商业城进的,那里环境和商业氛围都不错。要不去那看看?”老婆也提议“转战”商业城。于是,看摊位,联系管理处,最后转租到了一个。“3区1排59号。”现在胡洪云还能随口报出摊位号,“经商的第一站,哪能忘记。”
摆上货,挂上牌,“鸿运童装”正式营业了。“做生意,货源第一样。”那个时候,胡洪云常去温州进货。“半夜12点跑到路桥金三角候车,坐面包车到永嘉码头,再乘渡轮到温州。等赶到铁井栏市场的时候已经早上6点钟了,刚好抢第一批货。”回忆起创业的点滴,胡洪云笑了,“进货途中还出过一次车祸,运气好,没大碍。”
冬天,大雨,夜车。视线不好,但车速不慢。“整车人都晕晕欲睡,车里很安静。突然间一声急刹,我的头撞上了前面的座椅背。撞车了,车里顿时乱成了一片。”胡洪云指指眉骨的位置,“我算运气的,就伤到这儿,虽然流了不少血,但同车的有些手脚断了,动不了。车门也变形打不开。我们就往破了的车窗爬,合力往外送伤员。”凌晨4点,瓢泼大雨,胡洪云和几个乘客一起,焦急地打着手势,希望能有过路的司机帮忙运送重伤员。“还是有好心人的,一个温州人开私家车的帮助我们把伤员送到了永嘉中医院。”到了医院,胡洪云才发现自己头痛得厉害,眉骨这已经肿的老高,眼睛都睁不开了。缝了9针,顶着伤回了家。“现在这儿还有疤。”
除了这一次惊险旅途,胡洪云的生意倒也一直顺风顺水。“但一直没有大的起色,直到那一年……”那年,温州朋友建议他做童装品牌销售。“你们台州的消费水平还可以,以后做品牌肯定有发展。你有胆量试试吗?”他提供了一个品牌,以黑白两色为主色调,设计简洁大方。胡洪云经营童装批发已有3年时间,也正是寻求突破口的时候,朋友的建议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即交了5万元保证金,把第一批货运回了台州。这,就是后来轰动商城童装市场的“兔仔唛”品牌。
也是这一次,让胡洪云见识到了品牌的魅力。“真是供不应求,用抢货来形容也不为过。因为那个时候经营品牌童装的只有我一家。”回忆起以往的辉煌,胡洪云脸上露出了神往的表情,“后来,我的经营方向也从市场货转到了品牌销售。多次跑温州、广州寻找中高档的品牌。”
现在的“鸿运童装”早已扩大为两个摊位,在5区2排27号—28号,代理着十多个品牌,比如高巴,柏惠信子,米熙朵。也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户群,在台州经营各精品店铺。“我每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带着这批客户参加大小20多个订货会,看模特展示,现场直接下单。我再与厂家结算返点,这样既能看到现货又便捷。”胡洪云透露,“有部分货已经预定到明年夏天了。”
他脸上灿烂的笑容,正如他的“鸿运童装”一样,时日正好。
■记者手记:
人生就是由一个个选择组成的,任何事情都是,包括经商。胡洪云的今天,在记者看来,是在关键的时间点做了对的选择,选对了地点,选对了产品,抓住了机遇。天时地利都占了,自然也离不开“人和”。“做生意要讲诚信,质量最重要。”这句话,是他在采访过程中强调的,脚踏实地,用好产品好信誉换来稳定的客户群,或许才是他最重要的经商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