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亚洲塑料论坛开幕
□本报记者 於 婵
近些年,随着亚洲新兴国家塑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塑料制品在帮助提高人们生活水准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环境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限塑”行列中,亚洲塑料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9月25日,在路桥国际大酒店召开的第23届亚洲塑料论坛(APF)上,来自30多个亚洲国家的300余名代表济济一堂,就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发展塑料行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论坛以信息共享为主要内容,时间持续为3天。
在当天的论坛上,来自7个国家的塑料行业代表分别作了各国产业报告,共同交流了塑料行业发展环境与现状。
亚洲塑料论坛秘书长曾国诚说:“塑料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要更多关注环保问题,提高技术含量,转型到可持续发展,循环再生的方向上来,不断扩大应用领域。”
而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马占峰作为首个在会上发言的行业代表,着重介绍了中国塑料加工工业的发展状态和趋势:“虽然中国塑料制品出口产量和生产量居世界首位,但行业发展仍面临着严峻形势。近几年行业产量增速放缓,转型之路迫在眉睫。塑料制品从低端到高级的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加工行业更应注重质的提升。”马占峰更提到中国塑料行业在再生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的贡献以及在生产技术上所作的革新。
孟加拉国目前共有5000家塑料生产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现政府重视,倡导环保再生,对塑料包装制品提出了更规范的要求,并逐步完善塑料制品的回收处理系统。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该国的塑料行业将朝技术型方向稳步发展。
来自马来西亚的代表S·C·Chan说:“塑料已经招致了一定的负面看法,我们需要克服公众对塑料行业的负面印象,制定公众宣传战略,宣传塑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S·C·Chan还表示,近几年由于受到外部经济长期低迷的影响,加上政府出台最低工资法案,马来西亚塑料行业生产成本上升,行业发展处于滞缓状态,他个人对于行业发展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我们认为塑料行业需要引进更多的人才,走技术化道路,才能使之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行业。”
另有来自印度、日本、菲律宾和泰国的代表作了发言。
会上,展方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新建设的台州市黄岩区模塑工业设计基地。基地位于永宁江沿岸,占地100多亩,共有25幢建筑物,建筑面积为30000平方米,集办公、休闲、文化保留为一体。目前已入驻工业设计企业近20家,目标是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为各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