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年末市场扫描
□本报记者 於徐阳 实习生 李苗苗

寒流带来冬日商机,商城棉衣销售火爆 本报记者 王婉玲 摄
盼着盼着,冬天的模样终于来了。
不用多说,今年的最后一把“烈火”也“燃”进了商城各大市场,此前一直抱怨着“天气再不冷”的商城各交易区的商户们都挽起了袖子,为年末最后一拨的热潮而“开战”,从记者走访来看,这场“战火”会愈演愈烈。
脚下垫矮凳子,“高人一等”来吆喝 销量直线上升
“粉红兔毛长款外套,墨绿短款羽绒,宝蓝针织带钻打底衫,各10件……”忙得没空搭理记者的二区女装老板陈女士在嘈杂的人声中与顾客对着账单,“这批货,你是现在打包走还是下午给你发快递?”
在货物几乎占了三分之二面积且堆叠得齐腰高的店铺中,记者被“汹涌”的人潮挤来挤去,找不到一个安稳的落脚点。几乎每一家店都备上了几把小矮凳,“高人一等”来“坐阵指挥”,而习惯了拥挤的批发商们灵巧地穿梭在人群中,凭着自己的慧眼,不用照镜子,直接点单、打包、带走。
这般“紧张”状况从早上6时开店营业后一直持续到10时多。三区4排18号的魔法衣橱亦是如此,采购新款服装的时间都不能用“隔三差五”来形容,几乎两天去一次,而且货一到店里,立马就会被抢光,“现在生意红火,顾客只有提前报单才能拿到货。”老板林小姐笑道,“有一次,我刚穿在身上作样品的棉袄都被‘抢’走。”
三区7排25号的“品位”运动服的老板孙先生说,自打国庆节后,生意就明显开始旺起来,在批发时段就要把其他店里的营业员调过来。
女装是年末市场销售高峰的一大体现,而男装区也有自己的火爆之象,2区一楼08号的宏威是一家销售男裤的店铺,负责人陈小姐说,12月和明年1月是销售旺季,每天的出货量预计有400来条,较前段时间会上涨1倍。
货物堆积如山,快递员打包忙 有进有出才流通
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愈发给市场这个“大炉灶”添上一把柴,即便是12月17日前后的几天阴雨天,依然挡不住顾客的脚步,即便是等到中午的饭点,不断地人流量依然让市场过道显得拥挤狭窄。
三区2楼5排29—30号,作为自有品牌的“荭彩坊”店铺里,棉袄、皮衣、皮草等四五十个款式吸引着顾客的眼光。据老板娘罗云宵说,这些衣服的销量在年前销量都会相当不错,像棉袄一天最高量能达到200多件。“昨天上午,批发商不断。昨天下午,散客就一直旺到关门时分,接下来这批人群会越来越多。”罗云宵还说,像他们的工厂里,现在都处于大量补货生产的状况。
在天桥下清点包裹数量的郑美丽是来自三门的女装店老板,她停下手中的活告诉记者,天气突然阴冷下来,销量明显上涨,另外按往年经验,年末置办新衣的必定还有一拨高峰,所以要赶紧备足货源,要不然拿不到爆款就赚不到钱。
天桥下,记者还见到了一包包捆扎地结结实实的,两个人宽,比人还高的黄绿麻袋,堆积如山,袋上标记着各地地址、收货人姓名、电话等。
“这些堆在这里的货,有店家进的,也有销出去的。”申通快递员小王说,他每天早晚一次来收货、送货,年末这段时间明显量增多了,“有进有出,这样才说明生意好。”
2天超千人光顾,营业额达700万元 卯足劲站好“最后一岗”
12月14日、15日,阴雨天,天气虽不如人愿,但富城电器推出的“台州市第二届家电展销会”却超乎预期的火爆。
“活动那两天,人流量起码有1000多人,成交率在90%以上,营业额达到了700多万元。”富城电器店长林峰毫不避讳地用几组数据表达了“生意相当不错”。
林峰还说:“年底是家电销售的高峰期,你看这两天天气又冷又下雨,进场的顾客量还是相当多,我们更会站好春节前的最后一班岗。目前,因为订单多,送货上门、安装的活都排到了两个星期后了。”的确,在记者采访的半个小时里,陆陆续续都有顾客进入,而且出门的,都拿着成交单子高兴地离开。
坚持把生意做到年末的,还有批发市场里零售业做得相当好的“伊风淘”女装店,“衣服款式多得让我们无从下手。”虽然常到店里淘货的罗灵娜还是对衣服款式太多有些“抱怨”。“伊风淘”老板娘郑小姐也说,他们三天两头会上新款,频繁上新会一直持续到年末,以满足顾客需求。
说到商城年末市场的人气旺,许多经营户都将此归结于“集群优势”,这里已经形成了交易集散、贸易订单、品牌培育、信息发布等几大服务性功能,已经让传统市场逐渐转变成现代业态市场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