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已到 童装俏销
□本报记者 项 懿 实习记者 李苗苗
受冷空气的影响,连日来,寒风裹雨,市民们行色匆匆。12月19日,天气终于放晴,冬日暖阳驱散了多天的阴霾,商城内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由于当天正值周四,来自各地的商家纷纷来此进货,寄希望于周末及年末能多卖点货、卖个好价钱,所以人流量比起平时更多。
五区的童装市场同样人潮涌动。有拎着大包小包独自淘货的,有牵儿抱女物色过节新衣的,也有结伴为亲戚小孩挑选过冬大衣的……总而言之,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在并不宽敞的过道上,随心挑着各自所需的童装,他们唯一的相同点是,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似乎新年将至,心情也变得明朗起来。
商城的童装批发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日臻成熟。目前共有215家经营户,销售产品种类繁多,款式多样,主要是自产自销或代理经销,现已成为浙东南最大的童装批发市场。
棉绒牛仔裤受青睐
在6排15号眼镜童装店前,葛慧一只手抱着几个月大的女儿,一只手拎着几袋已经买好的衣服正帮着朋友挑选合适的牛仔裤。小丁是这家店的店主,来自峰江街道,他的店在这里已经开了十几年了,专门卖儿童裤子,平时都是他和母亲两个人一起经营。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大的店面挂满了各式裤子,摊位前也摆得满满的,小丁和母亲热情地帮顾客挑选,推荐她们什么款式洋气,什么款式卖得好。最终,葛慧的朋友和老板讨价还价,买到了两条中意的棉绒牛仔裤。当记者问起葛慧为什么不带几条走时,她指了指怀里的婴儿,腼腆地说道:“这个还小,家里还有个大点的孩子,裤子够穿了,不过今天我还是给他们都买了新衣服。”
看到买家满载而归,店主小丁也非常开心。他说,年底了生意肯定要比平时好很多,尤其是棉绒类的牛仔裤,款式多样,又保暖,很受妈妈们的喜爱。至于一天最多能批发或零售多少件,他笑道:“从来没有细算过,但挺多的。”不过,因为小丁的店属于“前店后厂”的模式,所卖的产品都是自己的加工厂所生产,所以不需考虑流通环节利益链的问题。
小件饰物销量好
仔细搜寻,隐隐约约中还能看到几家售卖小饰物的店。像小书包、小手套、小围巾、小袜子……这些小饰物,现在是越来越受到80后、90后潮妈们的欢迎了。
萱萱坊就是一家专门卖小饰物的店,在商城内有两家店铺,已经开了三四年了,生意一直不错。现在年关了,生意就更火。记者在和老板聊天时,就不时地有人过来询问物品的价格。来自泽国的李女士一进门就直接指着挂在顶上的书包,问老板还有没有货。李女士在泽国开了一家童装店,每次来商城进货,都直奔萱萱坊,她说:“我们已经做了好多年生意,东西不错,价位公道。上星期进的货已经销售一空,所以这星期又来了,得抓住年末这个畅销尾巴。”
店老板非常好说话,对于来店里进货的人要求不多,只要看中他家的货,每样拿一个码,或者搭配着拿,他都给予批发价。这或许也是萱萱坊生意红火,越做越大的原因之一。
“微经济”潮流已到来
今年“双十一”天猫商城交易额破350亿,这使人不得不承认电子商务的大潮已经势不可挡。生活在商都路桥的商城业主们同样也嗅到了网购的商机,几乎每家商铺都使用微信或者淘宝来“叫卖”自己的产品,基于实体店的虚拟网店为商家锦上添花。
位于五区一排24号的韩尚童装店,衣服极具韩式风格,淑女又不失可爱。今天,店家又到了一批货,七八平方米的店铺内堆满了还未拆卸的服装,老板娘蹲在地上埋头整理着衣服,听到有顾客来买衣服的声音,再站起来为他们介绍。近年来,韩版衣服一直在国内流行,除了大人的,小孩的款式也越来越多,竞争也逐渐激烈起来。韩尚的老板娘意识到,现在既然有这么多人使用微信,何不利用这个平台推销自己的产品。于是,每次上新货,她都会把衣服拍下来,再把照片传到微信上。这同时也方便了进货商进货,只要看中款式,确定数量,卖家就可以直接发货。
萱萱坊的老板虽然不会使用微信、淘宝等电子平台,不过他女儿会把店内新进的货物传到微信上,部分批发商就是通过微信来进货。
现如今,商城童装市场,店主用电子平台来推销产品不再是稀罕事儿,在同样的竞争环境里,就看谁能瞅准商机,创新意识,寻找出路,这样,旺的就不是一个年末,而是一整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