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於徐阳 见习记者 李苗苗

儿童节前夕,商城五区童装市场夏装新品纷纷登场,商家们更是备足货物,迎战六一。图为妈妈和女儿正在挑选服装。 本报记者 王婉玲 见习记者 李苗苗
季节未到、服装先行的行业规则,让T恤、短裤、连衣裙等夏季单品早早登台亮相,主角“未开嗓”就已惊艳全场。随着气温的不断走高,批发潮涌之时也迎来了零售高峰。
忙得只能“拒绝”采访
早就听闻阿娥裤行生意好,记者前往一瞧果然不假,裤子铺满了店铺的边边角角,店门对面的仓库也只能用堆积如山来形容。一人记账,二人打包,忙得不亦乐乎,“这边50条一包,打好了3包,发往楚门,对下账单。”
好不容易逮着空档,记者说明采访来意后,店主抬头一笑,转即又低头对账,“拒绝”道:“不是不接受采访,实在是没时间,不好意思。”
等两个小时后,记者想再次尝试采访阿娥裤行的老板时,可忙碌氛围依旧,他们正将打包好的裤子装上小推车,送到东大门的快递接收处。
店主们都说,年后市场以短暂的春季服装过渡,立马转入夏装,批发一般从3月份持续到6月初,而且每周的周一和周五是批发商和批发量最多的日子,不少款式时常还会卖断货。“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赶紧调货,隔天就发货给批发商。”
对于近3个月的批发旺季而言,市场的服装零售业态则更久一些,一般持续到夏末秋初。这对于商家来说,也是延长了他们的销售季节。
又一拨零售高峰来袭
从早上6时开始至10时,4个小时的时间里,前来批发的商贩一拨接着一拨。还来不及喘口气,零售的散客紧随而来,即便临近中午饭点,商城的女装区依旧熙熙攘攘,许多店主趁仅有的空闲赶紧吃上几口热乎饭,因为下午的零售高峰马上就要来了。
13时30分许,市场里人潮开始涌动,很多摊位已被货物挤占了大部分面积,再也无法容纳人们进店选购,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消费者的热情。
“到路桥随便一打听,就把我指到商城来买衣服,果然名不虚传,而且男女老少全有。”从江西靖江来路桥探亲的李晓敏已经收获不少,走惯了商场的她倒觉得这里的衣服很有特色。
的确,在这个夏季服装市场里,各家店铺都争先恐后地亮出了当日新款,35元的T恤、45元的牛仔短裤、30元的公主裙都是热门之选。
不过一些不做零售生意的童装店铺,在下午时段虽然鲜有生意上门,但手机、固定电话挨个儿响,店主们则根据客户的订单忙着打包货物。
在以精品零售为主的男装店铺门口,多家张贴着“诚招营业员若干名”的启事,店家也透露,零售业的旺季会在6月份真正到来,所以得提前招到有经验的营业员。
身未动,心已远
在商城里有不少“前店后厂”的店铺,对他们而言,早在去年年末,服装更替的计划书就已经确定,只需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微调即可。店主们纷纷表示,早在春装生产销售的同时,夏装的准备工作就已紧锣密鼓地进行了。
“在这一行业干了10多年,多多少少知道些行情,再结合时下热播的当红偶像剧的明星款,流行资讯差不多就这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装店铺老板笑道。例如今夏,靓丽的大红、宝蓝、明黄、粉红、纯色成了本季的主打色彩,而在款式上也更加别致多样,各种时尚元素聚集,泡泡袖、荷叶边、拼接、印花、渐变色等应有尽有。
“只有提前做好充足准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荭彩坊”店铺老板娘罗云宵说,各家店铺都要有自己的特色,随波而不逐流,才能抢占市场先机。
另一些“前店后厂”的店铺老板也有经验之谈,夏季年轻女装要讲究更新速度,可谓三天两头新,款式上要求第一眼视觉;中老年女装则更注重材质和设计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