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用品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页  
  收藏本站 | 联系商城 | 网站首页
   
   
ddd 公司概况 商城播放 市场主业 商城党建  
  最新播报  
  视频播报  
 
 
 

 

 

 

 

 

 

 

 

    商城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商城播报
   
 
微信集赞送礼 你愿意参加吗

发布时间: 2014-06-05 来源: 打印】【关闭
       
 
当下最火的是什么?很多人的答案必然是微信;微信里最火的是什么?答案一定是朋友圈点赞;点赞最火的是什么?答案非集赞送礼莫属。点赞、求赞、集赞,你是欢喜还是烦恼?集赞送礼,是馅饼还是陷阱?如果掉陷阱里了,维权吗?一起来听听大伙的意见和看法。

  现象:“亲,帮我点个赞吧!”相信不少玩微信的朋友在打开自己的朋友圈后,都有收到过诸如此类的消息。

  观点:点赞方便  举手之劳 

  李苗苗:在朋友圈里看到朋友们说观点、晒照片,通常都会点个赞。每逢收到好友要求集赞的信息,不假思索都会给个赞。即便不发私信,也会给个赞。

  段玉宏:点赞是一个习惯,有时候只想表达“已阅”的态度,以示尊重。近来,集赞送礼让朋友圈热闹非凡,随手点一个,举手之劳。

  李胜兰:圈里的朋友并不多,看到他们发的集赞送礼的消息,一般都会点赞。

  营业员李红:每天都能看到集赞送礼的推送,还有求赞的私信,我是有求必应。

颜仙超:平时喜欢玩微信,看到了会点个赞。遇到求赞,不会拒绝。有时候这类信息太多,微信平台被这类广告刷屏了。

  蔡骁骏:看到会点赞,但忙时就不加理会。

  营业员孙正明:每天收到此类信息,有时候觉得挺烦,偶尔几次也算合情合理。

  现象:集10个赞、18个赞、80个赞或者只要用户转载商家的信息并获得微信好友一定数量的“赞”就有好礼相送。

  观点:集赞容易 真假难辨

  营业员李红:看到喜欢的我会转发到自己的微信上,然后又发起集赞活动。点赞不需要成本,动动手指头,就有礼品拿,不要白不要。

  李苗苗:邻居是集赞狂,也是转发狂,集了好多免费礼品。我圈里的朋友多,集赞比较容易。发起过两次集赞活动,一次看到要排长队才能领到礼品,放弃了,另一次拿到了礼品。

  张天莺:集赞只玩过一次,就住博会那回。现在集赞送礼的活动很多,真真假假搞不清楚,一般情况下,我不会转发圈里的点赞活动。有个朋友为了确保集赞成功,通常在第一时间询问活动的真实性,或者看到别人晒上礼品图片后,再来集赞。

  陶美丽:打开微信朋友圈,本想看看身边朋友的一些近况,看到的却满是转发的集赞送礼消息;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集赞成功,拿到奖品,自己也蠢蠢欲动,决定加入到转发集赞的大军中来;参与其中后才发现,事情并没有原本想象的那样美好,转发集赞信息中有真有假,在受挫后还是决定退出集赞行列,不会盲目转发。

  孙士江:平时不玩微信,但不时能听到周围的朋友说集赞送小礼品的活动。集赞送礼是商家的广告营销策略,吸引微友眼球、赚人气,天上哪会轻易掉馅饼,如果真实兑现,礼品越多越好。

  现象:有的商家承诺赠送的礼品,兑现时商家却总以很多理由拒绝送礼,这种“微信集赞”送礼到底靠不靠谱?

  观点:虽无所谓 但也“受伤”

  蔡骁骏:拿不到礼品心里肯定不高兴,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投诉商家,耗不起。

  段玉宏:集赞的过程也是劳动付出,一旦被骗心里肯定不舒服,但是也不会用法律武器争个胜负,感觉这些活动的礼品也只是小东西。

  颜册 :集赞活动大多是商家为赢取关注,纯粹是噱头行为。

  李胜兰:我认为,集赞活动商家赚了人气,微信用户得到礼物,双赢。如果商家造假,也只能忍气吞声,为了小东西拿起法律武器好像不太现实。

  陈旭红:“点赞送礼”真假参半,参与需要理性。有次参与集赞送话费活动,到后来发现是假的无法兑现,只好在自嘲中一笑而过。

  李珊珊:商家的广告方式,可信度不高。

  陶美丽:遇到过集赞送海南游虚假宣传,还有集赞送试听课的,最终商家都以名额有限为由拒绝兑现,没有找商家理论,浪费了感情和时间。

  孙士江:看似举手之劳就能拿到小礼品,很多网友都觉得占了便宜,然而事实上,却并不是每一次活动都能得到商家的兑现。商家利用微信平台推广可以,但不能搞诈骗。对没有诚信的商家,一定会向工商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权益。

  经营户张先生:听朋友说,现在有专门的“点赞专业户”,一次搞了推广活动,一夜之间收到成百上千的“赞”,超出活动预算,最后只能限名额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