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仍需“镀金”
□本报记者 於徐阳
日前,市塑料行业协会三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在我区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素有“塑料制品王国”之称的台州,拥有1万多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全国有60%的塑料日用品均是台州制造。在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台州塑料制品出口额占全国塑料制品出口总额的13%”。
“全市的塑料制造业还涉及汽车配件、农用塑料、工程塑料、医用塑料等多个领域。”在台州塑料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陈嘉增看来,塑料行业已经是全市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行业已有一定的成熟度,部分企业发展迅速,达到一定规模,“但总体上来说,没有达到一个‘好’字。”
据业内人士分析,从整体上来看,我市塑料企业仍处于小且散的现状,且技术含量低下,创新能力更弱,多数企业仍以模仿他人的这种亦步亦趋的模式为生,缺乏核心竞争力,也是造成整个塑料行业竞争力普遍较低的重要原因。
塑料行业最需要的是“镀镀金”。“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成为塑料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向。”陈嘉增说,台州塑料企业的未来走向无非两大点:品牌和创新。
记者也了解到,去年,在市塑料行业协会的牵头下,与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合作在黄岩建立了模塑工业设计基地。该基地的目的是为了补足全市塑料企业在工业设计、产品创新等方面的短板。
相关负责人表示,模塑工业设计基地的成立能够为企业提供工业设计服务,为塑料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平台,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开发自己的新产品,逐步摆脱模仿,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市塑料行业协会作为200余家塑料会员企业的“娘家人”,发挥着“服务者”和“中介者”的作用。从业大半辈子的协会会长张小赧也几经风浪,深知创新才是塑料企业发展之道,且是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