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自古繁华,自宋朝以来的千百年,路桥一直是区域商品的集散地,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路桥的影响力超出了省界和江南,成为远近闻名的现代化商贸重镇。进入新世纪,历史悠久的商城路桥不但面临着大发展的巨大机遇,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市场龙头的中国日用品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抓住机遇,奋力发展,不断提升商业层次,把商业的触角伸向地球的其他角落。在这样的情况下,《商报》应运而生。
去年这个时候,《商报》刚刚创刊,弹指一挥间,《商报》已经一周岁了。对于一个生命而言,一年是短暂的,但对于一张报纸而言,一年的时间,足以让它在读者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商报》是小报,在台州,像它这样的企业报,还有几十张,但《商报》却在众多的同类型报纸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虽说是小报,但它的采编人员并不以“小”字而马虎对待,无论是内容的编排,版式的创新,图文的运用,都显示了采编人员的独具匠心,甚至在纸张的选择,印刷的质量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商报》自创刊以来,坚持“眼睛向下,品位向上”,《商报》是商城人的报纸,在商言商,作为记录商城发展的《商报》,它立足于商城,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商城的方方面面,因此具有浓郁的商业气息,翻开商报,里面既有短平快的“商城新闻”,又有拉家常式的“商城茶座”、丰富实用“阿丽阿萍逛市场”、“商城导购台”等栏目,《商报》把生动鲜活的商业信息告诉读者,把商城的发展和变化告诉读者,但它同样不乏人文气息,它的副刊“生活空间”就办得生动可喜,以生活味、文化味吸引了读者。更难能可贵的是,《商报》从创办伊始就坚持高品位,在编排上自成一体,风格清新而大气。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可谓是亮点纷呈,不断出彩。
纵观整张报纸,《商报》有着名符其实的浓郁的商业气息,但它却不仅限于此,资讯的丰富性,主题的聚焦性,内容的层层深入,切入角度的多方位以及版式的新颖大气等等,使《商报》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也赢得了新闻界同行的好评。
《商报》是张鲜活的报纸,它的生命力来自准确的定位,它以服务性取胜,在办报过程中,采编人员不断更新报道理念,创新报道方式,扩大内力,借助外力,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为商城的发展助力。作为同行,我深信《商报》会越办越好,因为它的无尽活力来自于它的源头———蓬勃发展的路桥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