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汽车界名流纵论汽车产业
本报讯(特约记者 陈 考)作为2004中国(台州)汽车工业博览会的重头戏,2004中国(台州)汽车产业发展高层论坛12月18日下午在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付于武、《中国汽车报》副社长辛宁、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李京生、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等国内一流的汽车专家分别登台演讲,并与观众展开了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
近年来,中国汽车销量持续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第三大生产国和第四大销售市场,是当今世界上汽车生产和销售增长最快的国家。2004年我国汽车产量将突破500万辆大关。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汽车工业将迎来更大的挑战,特别是2006年以后,国内的汽车市场竞争会更趋激烈。
论坛中,专家们为台州日益发展壮大的民营造车企业“支招”,妙语如珠。付于武率先登场,他首先从国内国际汽车市场的发展形势入手,特别指出台州汽车企业一定要做好战略性的结构调整,不断增强汽车企业自主开发的能力,开发新型节能环保汽车,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建立国际营销服务体系。他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是快速的、健康的,同时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基础优势、市场优势、劳动力优势、平台优势、政策优势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他建议一些地区,尤其是台州,可以借鉴台湾零部件生产的成功经验,用发展的眼光来制定自身的发展计划,从台州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零配件集中的优势,聚沙成塔,聚木成林,抓住发展的最好机遇,学习国外先进的造车经验,不断创新,做到小而美、小而强、小而专。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辛宁则展开了一个民营经济与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话题。他认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前景看好,且定将早于整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先行一步。但随着市场的开放,国外零部件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对于台州活跃的民营经济而言,这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注意克服其规模小、污染大、管理不够规范、人才缺乏及进展到一定程度易遇到瓶颈的问题。李京生抛出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与投资机会分析的题目,从投资角度谈汽车工业的发展。
作为浙江民营汽车业的杰出代表,在论坛上,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代表台州的企业家,登台作了题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在浙江》的精彩发言。李书福说,浙江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民营经济最发达,同时正成功地承接全球产业大转移,拥有正确的汽车产业战略和机制科学的汽车生产企业,浙江成为汽车工业大省是迟早的事。同时台州作为浙江的活力城市、重要的汽车及零配件生产基地,加上台州主要领导和各级政府对汽车产业的重视,台州的民营汽车工业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