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用品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页  
  收藏本站 | 联系商城 | 网站首页
   
   
ddd 公司概况 商城播放 市场主业 商城党建  
  最新播报  
  视频播报  
 
 
 

 

 

 

 

 

 

 

 

    商城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商城播报
   
 
历史,铭记住这一天----写在“12.31”商城第三交易区火灾事故之后

发布时间: 2005-07-27 来源:本报特约记者 打印】【关闭
       
 

2003年12月31日,正逢年关旺季,商城里人流如织,生意格外红火。入夜,忙碌了一天的经营户们疲惫而满足地离开店铺回家休憩。然而谁又知道,突如其来的火神祝融正在悄悄地逼近这座黑暗中的静寂商城……

火魔突然而至,惊心动魄搏斗5小时“新安西街的中国日用品商城第三交易区发生火灾。”2003年12月31日凌晨1时46分,商城值班保安在巡查中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向区消防大队报警。

 

24名消防官兵紧急出动,5辆消防车呼啸而出。此时祝融正在第三交易区疯狂肆虐,火势转眼吞没了大半个3区的服装针织品等易燃货物。区消防大队大队长金辉、教导员胡建国迅速赶到火灾现场,立即下达火情侦察命令,在商城保安的接应下,中队排长胡俊海率消防战士二话没说冲进灼热的气浪之中。

1时50分,正在杭州出差的商城董事长曾渊峰接到员工电话告知商城起火,突闻噩耗的曾董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反问他打了119没有?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他马上致电总经理张巍及总经理助理蔡卫国等人,让他们迅速组织员工奔赴现场,旋即再致电向常务副区长周先苗和区公安局长连吉兴等领导汇报。“商城一旦起火必是大火。”强烈的预感使他归心似箭,立即星夜驱车返回。路上大雾阻隔,路阻严重,心急如焚的曾渊峰不断电话联系,一边了解情况,一边指导抢险。7时许方至路桥,然后马不停蹄直奔区政府,参加紧急会议。

1时51分,尚在睡梦中的总经理张巍接到曾渊峰的电话,闻知商城起火,他下意识地掀掉被子拔腿就走,却被一旁惊醒的妻子拉住,提醒没穿衣服,在胡乱套了件毛衫后,他顾不上穿袜子就冲出了家门。在冷飕飕的夜风中逐渐稳定下情绪的张巍一边往商城方向奔跑,一边致电副区长叶勤华。跑至金佩舞厅附近时,看见商城上空蹿起的阵阵浓烟,心急如焚的他不慎摔了个趔趄,然后又全然不顾疼痛地爬进商城东门的铁栅栏。待到了火灾现场后,会同总助蔡卫国立即组织人员参与灭火。随后赶来的副总经理韩克华组织在场的其余几十名员工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眼看着火势就快从3区蔓延到2区,消防指挥人员当机立断:舍3区保2区。命令一下,消防官兵与商城员工立刻从商城南侧攻入,用最快的速度搬掉2区与3区通道之间的易燃物,大型供水车调至2区和3区交接处,8支水枪迎头阻截向2区蔓延的火势,此举犹如在2区与3区之间建了一道防火墙,把火势牢牢地控制在3区之内。为保障火场上不间断供水,现场指挥部要求自来水公司立即切断商城周边管网供水,并对商城消防栓进行增压,而且还调用3辆环保洒水车、2辆救护车、1辆施工工程车和现场供油车前来增援。此后,周边的椒江、黄岩、温岭、临海4个消防大队和牧屿、泽国、台电、新河、大溪等5个专职消防队也火速赶到。在市消防支队统一指挥下,16辆登高消防车和高喷消防车在20多米高空倾下如瀑水柱,近百名消防官兵操控水枪和水炮轮番向火魔发起猛烈的攻势。商城的员工也没能闲着,总经理助理蔡卫国带领梁跃刚、徐正平、胡春华、官瑞鸣、陈友德、王增永等人,协同消防官兵端着水枪一起扑火,关闭防火门、搬抢物资。

3时30分,火势基本得到控制。

王丽君、牟超英、周蝶霜、潘秀兰等一批女同志深夜设法筹集一批矿泉水、面包等食品 ,做好后勤保障。王振军、朱光、陈良赞等人不顾头上噼噼啪啪还在掉着玻璃渣,前前后后忙着给消防官兵们运送干粮。

5时,火情终告无虞。在度过这梦魇般的5个小时后,肆虐的火魔终于被击退,但是平日里人声鼎沸、商贾如梭的3区旺铺却从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堆堆灰烬。

6时,公安开始设置警戒线封锁火灾现场,胡春华、张洋福等带领保安和二十余位男员工协助公安设置警戒。火灾后续处理工作迅速启动。为防止余火复燃,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商城员工配合公安、消防官兵进入现场扑灭余火。商城公司在王杰平、梁跃刚、俞淼、张洋福等中层干部带领下,工程部、市场公司、办公室、展览广告公司人员迅速抢修被大火烧坏的消控系统和电力设施,清理通道,清除2区的部分消防积水,打扫杂物,保证其它区块尽快恢复营业。

8时,在市政府紧急会议后,由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区四套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区“12·31”火灾处理领导小组紧急成立,调查善后组、维护社会稳定组、临时经营场地筹建组、宣传报道组、信访接待组和保障联络组等6个临时成立的小组迅速分头行动。商城公司随即相应成立各应急工作组,副总经理罗华清带病坚持加班,负责商城日常事务和现场秩序管理。

10时30分,区政府张贴通告,通知受灾经营户去6个指定地点登记受灾情况。市委事故专题调查组立即赶赴现场取样调查,尽快查清事故原因和责任。11时,除3区外的其他区块陆续照常营业。

在大家的心情逐渐随着火魔的消失而归于平静时,整座商城开始被一种巨大的悲怆所笼罩。当商城董事长曾渊峰赶到现场,目睹整个3区555个摊位成为灰烬后的惨状,之前一直保持着克制与冷静、临危不乱的他却一下子懵了。“我真的说不清这是一股什么滋味。”回忆起那个难过而痛苦的瞬间,曾渊峰说自己当时脑子里霎时一片空白,什么念头都没有了。

早日恢复营业,争分夺秒鏖战4个不眠夜正如面对同样半杯水,悲观者和乐观者会发出不同的喟叹一样,当不幸已经发生,是愤怒绝望、指责埋怨,还是冷静对待、积极寻找希望与出路,有时候,我们面对不幸的态度本身将会左右不幸究竟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痛苦。

在当天上午8时召开的区“12·31”火灾事故紧急会议上,“把经营户的损失降至最低”在会上被反复提及,这一态度成为了政府和商城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的共识。会后,由政府牵头的紧急善后工作马上有条不紊地展开。

31日中午,部分受灾经营户陆续涌进区政府大院,其后发生的一切渐渐有些脱轨。许多与这场大火有关或无关的人们都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其中,一些本来合乎情理的利益诉求被一些貌似勇敢激昂的情绪所牵引,部分群众的过激行为更是把本来正在有条不紊进行着的危机自救措施生生打断。

然而,年关将至,正是服装买卖的旺季,受灾经营户的焦灼也可以想见和谅解。尽快恢复经营,减少经营户损失是当务之急。当天下午,由周先苗副区长牵头的临时场地筹备组马上草拟出两套方案,一是设摊南官大道,一是迁址会展中心。与此同时,工程部、展览公司等相关商城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有2个参与搭建的人员甚至还专门从上海打的返回路桥。

大火无情人有情。考虑到部分经营户受灾后可能遭遇资金困境,区政府决定由商城借予20%未在三区续租的受灾经营户每户1万元作为经营资金;对其余80%已续租的经营户,可留下1万元作定金,其余借还;对不要求续租者则全额退还已交租金。

是夜,区镇街道领导还携慰问品、慰问金走访了不少受灾经营户的家庭,面对面地听取他们真实的要求,不断修正区政府草拟的善后意见。但是许多余悸未消的经营户仍然心存疑虑,在商城副总经理韩克华的日记上,清晰地记载着那几天发生的大小变化。

1月1日,两天来共有37个经营户去指定窗口办理了退租手续,而办理续租手续的仅有5个,不少经营户仍前去区政府上访。

1月1日下午17时,周先苗副区长和陈敏志副区长在区工商局与150多名受灾经营户代表对话,经商榷后最终决定把市国际会展中心作为临时营业场所。待命的30余名员工连夜施工16个小时,近600个临时展位于翌日9时前搭建完毕。

1月2日,会展中心门口的选摊报名处排起了长龙,500多名受灾经营户报名选摊。政府和商城这种负责的姿态赢得了经营户们的信任,办理退租手续的窗口开始无人问津,389个经营户已要求续租,12个举棋不定的经营户尚在观望,而此前已退租的70余个经营户也陆续返回窗口要求办理续租手续。其中一个投标额较高的经营户,火灾发生后,忧心忡忡的她马上去退回全部租金,然而如今却改变了主意,甚至还托人重新要回了自己的摊位。

与此同时,为了让新经营场所尽快兴旺,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精心策划了一套兴市方案。在原商城南北挂起两幅面积在100多平米的巨幅迁址通告,投资20多万元,在市区三家报纸、电视和广播电台发布连续一周的迁址广告。为了方便外来经营户,免费开通从商城到会展中心公交车,每10分钟一班。

1月3日,上午抽签,下午选摊。黄昏时分,受灾经营户的货物开始陆续进场。商城上上下下的员工强打精神帮着经营户们跑前跑后打理摊位,检查的检查,整理的整理,度过了他们的第四个不眠之夜。

1月4日凌晨4时,简短的开业仪式后,夜幕中的鞭炮声增加了一份信心和安慰。看着搬进会展中心的经营户们的生意依然红红火火,商城董事长曾渊峰才稍感欣慰,他和总经理张巍等人一个个摊位询问过去,一些原本还一肚子牢骚的经营户在此情此景下也充分理解,甚至反而宽慰起他们来。

1月7日,由贸易、工商、安委会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受灾核损小组已进驻商城。眼下损失登记、档案建立已经完成,经营户座谈会也相继召开……各项善后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

再也没有不顾一切的埋怨和指责,再也没有捕风捉影的中伤和怀疑。风雨同舟,休戚与共,这股曾经引领着商城一路走向辉煌的患难真情,渐渐冲淡了大火带来的巨大悲伤。

痛未定仍思痛,让历史永远铭记这一天“我们不会也不该回避这场不幸,无论如何,这场大火都会记入商城的历史。作为管理层,我们要对历史有个交待。在商城火灾的不幸已成为既成事实后,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尽力让受灾经营户的损失降至最低。”说这番话时,曾渊峰神情肃然。

2003年本是商城至为精彩的一年。自1997年商城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商城“市场再造”的蓝图逐渐清晰,开始引入现代流通新业态向多元化拓展。这一年,商城还对所有市场摊位进行改造和投标转租,闲置10年的2万平方米摊位被抢购一空,摊位总价值从2000万升值到7000万……

重新“洗牌”后的商城正欲积十年之功好好发力,谁知道在这即将告别的最后一天,2003,会给商城留下一个如此悲怆的背影。在我们还在为眼前的残垣断壁和记忆里人声鼎沸的强烈对比耿耿于怀时,在我们还没有轻易忘却这把突如其来的大火所带来的灼痛时,除了收起悲伤,重拾信心,我们在不幸中得到的经验也许弥足珍贵。

在商城这类消防事故易发的环境中,必须建立一套成熟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才不至于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自乱方寸,将损失降到最低。

“每一场火灾的发生,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市消防支队长李剑锋如是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消防设施越来越相形见绌,水、电、消防通道以及消防警力的配备等越来越捉襟见肘。硬件滞后并非一日之寒,在此前提下,我们惟有在应对制度上多下功夫。

在“12·31”的火灾中,商城的临时应急机制发挥了重大作用。由于消防决策得当,其他区块未被殃及,商城十分之九的建筑面积得以保全。4天后在会展中心开出临时大卖场,在火魔的嘴里最大限度地夺回了财富。然而,最好的制度也必须落到实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警钟必须长鸣。对于商城而言,越是经营效益好的时候,越要提高消防责任意识。尤其是到年关,人流、物流渐趋旺盛,此时绝不能丝毫放松警惕,因为消防无小事,安全无小事。

辉煌固然值得缅怀,不幸更应被铭记,从不幸中汲取教训是一种对历史负责的智慧。“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发轫于小商品市场,到中国日用品商城,再到中国日用品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十年来,中国日用品商城一路迤逦走来,打造集团化现代商贸航母,乘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希望从来未曾搁浅……

我们遥想未来,未来的商城一定会更加繁荣、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