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互联网+”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新名词。当“互联网+”成为一种战略,商城的传统批发市场又在发生着怎么的变化呢?在经历了20年传统市场发展后,“互联网+”到底能加些什么,每个与此相关的人都在不断思索。
经营户:观望中有先行者
款式新,变化快,品类多,曾是商城市场胜人一筹的法宝。而今,网商的需求是——稳定供货,往日优点成为最大的软肋。当网商不断加快发展的同时,经营户们一边感受着零售业务的下降,一边守护着批发和供货渠道,对于互联网经济的兴起,观望成为多数人的选择。许多60后、70后经营户表示互联网这块蛋糕留给新生代。
80后、90后们成为群体中的先行者,在他们眼里主动拥抱互联网,不再是“生死阵痛”,而是思维的与时俱进。微信平台第一时间发布新品信息,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已经成为经营的“标配”。
1年前,四区二楼玖诺店铺开设了两个网店,一个零售一个批发,经营皮鞋制品。因为有厂家直接供货,受到消费者欢迎,店铺搜索排名一直靠前。店主李莎莎说:“如果不是实体店批发生意太忙,网店的生意会更好。”
两年前,商城二区45号酷男基地店铺老板杨盛开启了网商供货平台,吸引了不少甘肃、上海、杭州等地的网商纷纷加盟。门上张贴着“本店提供淘宝图片,支持一件代发”的布告特别醒目。但让杨盛意外的是墙里开花墙外香,这种分销模式并没有在商城市场上掀起热潮,本地加盟的网商也不多。环顾二区男装批发市场,触网的经营户寥寥可数。2年里,杨盛门前那张布告曾一度撕去又贴上,但在杭州、上海等地以这种方式发展的朋友赚了个盆满钵满,让他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杨盛说:“在商城批发男装6年,互联网是大势所趋,作为80后,紧紧拥抱是必然的选择。”
6年前,三区二楼酷玩内衣商行潘国辉开出淘宝店铺,近几年又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做起了批发生意,专注于精品内裤的批发,面向高端客户,通过网络平台发展了不少台湾和香港客商,他表示有些时段,网上的生意更好做。
在四区以零售为主的鞋革经营户,几乎每家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一到下午发货时间,记者看到店家忙碌的身影,不少商家反映,生意好的时候,100来单的生意不在话下。
正如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所言,“当互联网成为新的生产力,互联网思维将成为企业‘标配’”。虽然很多经营户表示面对互联网带来的转型很困惑,但是无论转与不转,都无法阻挡时代的脚步。
经销商:锐变中寻求突破
经营户们在犹犹豫豫中慢慢地改变着模式,但是受冲击最大的实体零售商却在加速改变。林红经营着一家中老年服装网店。她开了5年的实体店,看到网店开始兴起,果断关掉了门店,开始了网上经营之路。进货依然选择商城,曾经单干的她,一年之内把家里的父母和弟弟都带入这个行业。“进货、拍照、上传、发货……做网商其实很辛苦,但是如果不改变,按照传统做法,实体店会更艰难。”林红说。
“我做网店的,能提供实物图片吗?”不少经营户也表示,近两年来,这样的提问不断增多,网商进货的比例明显增长。
开童装网店的张津对此颇有感触,虽然商城商铺不提供图片支持,但是态度明显改变,曾经见到网商不理不睬的局面渐渐消失,拿货少的时候也能给批发价了。对张津这类网商而言,商城市场是进货的好地方。以童装市场为例,货源多,大多为厂家直销,价格有竞争优势,配饰、服装等可以组合成一站式儿童购物网店,非常方便。
商城电商,市场网络覆盖仅仅是第一步
在采访中,杨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货号一个颜色拍照做图需要180元,按照一款服装两种颜色计算,加上模特费用,一套图片需要460元,另外还需人工客服的工资等,发展电商并非零投入。不少经营户介绍,买摄影器材花了5000多元,后来因为实体店生意太忙,顾不上拍照,投入打了水漂。
拍照难、技术不过关、没时间打理……面对摆在经营户面前的难题,去年9月,商城公司专门成立了台州市路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注于带领商户进行市场转型升级的决心。当年11月,商城市场实现无线网络全覆。今后电商公司将引进有实力的第三方合作机构,贯通运营、设计、营销、美工、物流、结算等环节,打破线上线下融合的“技术壁垒”,并尽可能地为商户争取政策扶持。
“在寻找网络角色定位的契机下,我们努力从一个‘物业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通过移动终端‘微商城’的打造,让商城变得更有亲和力并接地气。”台州市路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婉玲说。
商城公司希望,不管是经营户还是消费者,只要来到商城内,都能够享受到便捷的网络服务。在新商城的蓝图中,市场五楼专门划出一块区域为“网商中心”。“目前来看,电子商务缩减了中间的交易环节,受到大家的欢迎。新商城不仅是经营规模、类别、档次的升级,更是软件和服务的全面升级。虽然实体市场的电商发展目前在国内外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但是我们力求突破,走出自己的特色。”中国日用品商城董事长虞小刚说。
或许在新商城中,消费者进入市场,点点手机,就能导航到你要去的那个摊位或店铺。创新将带来改变……